-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13
- 10
- 8
- 10
- 8
- 6
- 5
- 5
- 20
- 12
- 7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晓艳 翁钱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3年42卷5期 569-573页
【摘要】 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探测物体自身所发出来的远场红外辐射从而感知表面温度,在军事、民航、安防监控及工业制造等重要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红外热成像的分辨率通常在微米尺度及以上,因此无法用于观测纳米尺度的物体.近几年,我们开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力方 廖杰 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4年25卷6期 434-4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荧光显微数码成像系统和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采集细胞器探针图像的对比研究.方法:传代培养内皮细胞,将四种细胞器探针与细胞共同孵育不同时间.采用荧光显微镜、计算机及高分辨率数码CCD组成的荧光显微数码成像系统采集四种细胞器探针的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春华 袁明 《生命科学》 2003年15卷2期 113-118页ISTICCSCD
【摘要】 运动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运动就需要有推动运动的力.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大分子间作用力的研究手段,生物学家们对生物学过程中分子力学现象的了解极为有限.近年来,多种物理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尤其是细胞骨架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军 《现代仪器》 2008年3期 1-3,9页
【摘要】 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的出现开辟生命科学研究的新纪元并逐步发展成为在纳米尺度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一类新型的显微镜技术.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这一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家族中的一员,可被用来在生理条件下、高分辨率及非接触地研究活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善堂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4期 1-4页
【摘要】 随着扫描指针和分子组装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可以在固体表面构建纳米尺度的结构,而且也可以使表面的纳米结构进一步功能化,并且还能够更进一步制备出精确控制的复合功能材料及理想的原型器件.本文在简单介绍扫描探针加工技术和分子自组装膜制备的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晓江 田云飞 等 《现代仪器》 2002年38卷1期 40-41,43页
【摘要】 本文简要说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原理,和它在猪皮胶原纤维精细结构研究中的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纪星涉 第五届全国解剖与临床(骨科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人工关节高级论坛 2009年
【摘要】 自1665年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光学显微镜出现,人类开始了用显微镜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光学显微镜最大可放大到1000倍,观察对象到达细胞水平。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电子显微镜问世,最大可放大到100万倍,观察对象为细胞器水平。1986年Bin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永海 导师:李壮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本论文围绕“DNA分子在液/固界面的吸附及组装”,选择DNA分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扫描探针显微镜为主要研究手段,电化学方法辅之,结合自组装技术着重研究了DNA分子在修饰的金(111)表面和云母表面的吸附及组装,并研究了部分组装后形成的薄膜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伊 任利利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25年62卷1期 65-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为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昆虫.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雌虫产卵行为需要口器和产卵器共同完成,分为两步,即口器先咬刻槽,产卵器后伸入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