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5
- 33
- 2
- 83
- 40
- 35
- 15
- 12
- 64
- 26
- 22
- 20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力 郑丹 等 《药学学报》 2007年42卷3期 236-24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天然产物在药物发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今在临床上应用的药物大约有70%来源于天然产物或天然产物衍生物,在抗感染领域中比率甚至更高.本文将阐述从1998年到2005年底进行临床试验或注册的抗菌和抗真菌的天然产物、半合成天然产物及天然产物衍...
【中文期刊】 赵雪平 施南华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5年30卷8期 512-S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真菌感染疾病近年在增加,能有效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不多,因此,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成为当务之急.天然产物在新药及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并根据化合物作用机制将其分为细胞壁成分合成抑制剂、...
【中文期刊】 武艳霜 陆悦 等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9年40卷4期 309-315页 CA
【摘要】 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病症之一,但目前缺乏高效低毒且不易耐药的抗真菌药物,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迫在眉睫.植物内生真菌因其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次级代谢产物,且具有快速繁殖的优点,已经成为发掘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目前己从多种植物内生真...
【中文期刊】 张芳芳 张军东 等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3年18卷5期 189-191页 ISTICCA
【摘要】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高活性的抗真菌天然成分,特别是在樟科和百合科植物中,多数为萜类或酮类结构.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天然抗真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中文期刊】 张穗 杨晓 等 《植物保护》 2016年42卷5期 242-245,250页
【摘要】 通过对植物香料产物对甲氧基肉桂醛的抗真菌活性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对鞭毛菌亚门卵菌纲、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 estans)、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
【中文期刊】 王军 王琰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1卷11期 196-200页
【摘要】 [目的]研究互动筛选在黏细菌活性代谢产物筛选中的效果,以期为有效地获得高效、低毒的黏细菌活性产物提供支持.[方法]在构建互动筛选抗真菌模型的基础上,对分离自陕西秦巴山区的黏细菌代谢产物进行互动筛选和非互动筛选,比较代谢产物初筛、复筛后的阳性...
【中文期刊】 刘果 马养民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3年41卷1期 115-118页
【摘要】 为了获得抗菌活性较好的菌株,以9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对分离自三尖杉茎、叶、种皮的61株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分离得到抗真菌活性物质并对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1株高活性菌株Se01...
【中文期刊】 龚兵 张穗强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3年40卷11期 62-65页
【摘要】 从一株苦槛蓝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09中寻找有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化合物,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到6个化合物,用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N-2’-羟基-3'E-十八碳烯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E,8E-sphin...
【中文期刊】 刘建玲 李宏铎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19期 11485-11487页
【摘要】 [目的]筛选出具有杭真菌活性的粘细菌并对其进行种类鉴定.[方法]从全国23个省、自治区的200个腐殖质土样中分离纯化出237株粘细菌;将菌株在4种不同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发酵产物通过甲醇提取得到代谢产物;以白色念珠菌为模型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高...
【中文期刊】 李淑彬 《植物保护学报》 2005年32卷4期 379-382页
【摘要】 测试了海洋霉菌菌株1-B6-10代谢产物对不同镰刀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显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代谢产物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F1113、F1125和番茄镰刀菌Fusarium batatasis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