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
- 1
- 1
- 2
- 1
- 1
- 8
- 8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会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107-111页
【摘要】 空间概念是人类最初形成的概念之一,与人类息息相关。很多抽象的概念都是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形成,时间概念的形成也是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而被赋予了空间化的特征。时间概念空间化主要表现为:绝对参照物的时空隐喻化、以自我及及物体朝向为参照物的空...
【中文期刊】 鲁楠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年2期 146-149,152页
【摘要】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是通过以空间概念作为目标域的概念隐喻来实现的.虽然时间隐喻在汉、英语中的基本概念模式都可以归结为莱考夫的"时间流逝是运动",但是这一概念隐喻下的隐喻表达式却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利...
【中文期刊】 甄长慧 《平原大学学报》 2008年25卷2期 79-81页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主要基于两个隐喻系统:"时间在动"隐喻系统和"自我在动"隐喻系统.分析这两个隐喻系统在汉语"前"、"后''时间表达中的表现,发现汉语使用中"前"、"后"不对称,并做出了解释.
【关键词】 "前"、"后"时间表达; 空间隐喻; 时间在动;
【中文期刊】 陈幼贞 陈莹 等 《心理科学》 2006年29卷3期 761-762,746页
【摘要】 时间隐喻表征的研究至今仍相当薄弱.本文对时间隐喻表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时间隐喻表征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影响时间隐喻表征形成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中文期刊】 蔡妍 张荷婧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年25卷2期 237-24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过去-消极,未来-积极”内隐联结是否存在,以及符合空间隐喻(过去和消极类别标签呈现在左侧,未来和积极类别标签在右侧)时联结强度是否更强.方法:以38名右利手大学生为被试,时间词为目标词,人格词和效价词分别为两个IAT任务的属性词...
【中文期刊】 杜萱 林嘉懿 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年36卷5期 513-519页
【摘要】 研究考察儿童和青少年是否具有“左-右”空间-时间隐喻图式.以泉州市惠安县4所学校小学三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共100名学生为被试,完成时态-按键匹配任务.结果 发现,各年级被试均对“左-过去,右-将来”的按键匹配比对“左-...
【中文期刊】 李恒 《心理科学进展》 2018年26卷6期 975-983页
【摘要】 利用空间方位"前"、"后"来理解和表征时间概念是人类语言和认知的一个基本特点.然而, 人们心智中的内隐时空映射方向并不总与语言中的外显时空隐喻表达一致.近年来提出的"时间焦点假设"认为, 人们内隐思维中的前后时空隐喻映射主要取决于时间焦点,...
【中文期刊】 李恒 曹宇 《心理学报》 2018年50卷10期 1083-1093页
【摘要】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汉族和羌族被试内隐时空映射的联结方向及其影响因素.实验1利用时间图表任务发现,汉族被试对"过去在前"和"未来在前"两种内隐时空映射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而羌族被试更加倾向于使用"过去在前"的内隐时空映射.由于二者均使用汉...
【中文期刊】 李恒 张积家 《心理学报》 2016年48卷6期 617-624页
【摘要】 采用听觉刺激-口头问答任务考察汉语母语者对指示性时间句和顺序性时间句的加工.结果表明:(1)对指示性时间句,被试的加工不受听觉刺激的呈现位置影响,时间概念与空间知觉之间无法形成对应的自动化联结;(2)对顺序性时间句,汉语母语者对出现在前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