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2
- 1
- 17
- 4
- 2
- 2
- 1
- 20
- 10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唐江 汤素环 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29卷9期 1303-13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报告1例Wolf-Hirschhorn(WHS)综合征胎儿,探讨多种产前诊断技术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采集孕中期羊水,利用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后续做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溯源.结果 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4号...
【关键词】 Wolf-Hirschhorn综合征;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萍 曾艳 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28卷5期 562-56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一例Wolf-Hirschhorn综合征(WHS)胎儿的确诊及预后.方法运用BoBs(BACs-on-Beads)技术与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胎儿4号染色体短臂存在缺失,后续应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
【关键词】 Wolf-Hirschhorn综合征;BoBs;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婉茹 谷孝月 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28卷7期 873-876,9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先天性多发性畸形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产前超声检查异常的先天性多发性畸形孕妇104例作为对象,对孕妇进行随访直到分娩或终止妊娠;所有...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先天性多发性畸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印红 杨必成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7年34卷4期 583-587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对1例染色体易位伴智力障碍的孕妇进行遗传学分析,并为其胎儿提供产前诊断.方法 采用常规G显带法分析孕妇及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并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虞夫 张昭萍 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50卷7期 1023-102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中期超声软指标(ultrasound soft markers,USM)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7例孕中期超声提示USM异常且自愿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检出USM个数分为单项USM组(n=5...
【关键词】 超声软指标;产前诊断;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玉坤 导师:雷冬竹 南华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探讨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必要性。
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就诊于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共522例,根据孕周需要在B超定位下获取...
【关键词】 产前诊断 ;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拓宇 徐文瑜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46卷4期 349-35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产前孕妇检查中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2023 年 1-12 月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膜腔穿刺的 669 例羊水样本同时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
【关键词】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娟 导师:谢建生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以孕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方法结合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分析自然流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爱武 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 2006年
【摘要】 我们从1992年4月~2005年12月,经遗传咨询选择对疑有染色体异常患者2542例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283例,其中4例经鉴定为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这4例异常核型分别为:46;XX;t(3;5)(3qter→3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宇璐 张萍萍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50卷1期 260-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主动脉狭窄(AS)胎儿产前诊断结果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1例孕25周孕妇,因"胎儿AS"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采集胎儿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