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28
- 18
- 78
- 17
- 10
- 9
- 8
- 47
- 29
- 25
- 22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芳 徐海滨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4年31卷4期 198-203页ISTIC
【摘要】 毒理基因组学是应用基因组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组织细胞特定基因的功能,用以评价或预测受试物毒性的一门技术和理论,其研究平台为DNA微阵列技术.毒理基因组学的提出及应用将毒理学推向新的理论和技术发展阶段.本文就其在毒理学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伟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年30卷1期 49-52页ISTIC
【摘要】 毒理基因组学是一门由毒理学与基因组学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其目的是运用基因组资源及技术探索并研究潜在的威胁人类健康或环境质量的毒物.基因芯片是最主要的基因组资源.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同时检测成千上万基因的基因表达变化,获得高敏感性、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继亮 陈智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年19卷4期 291-294页ISTICCA
【摘要】 毒理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与环境因素所致健康危险性有关的人类基因组的新学科.这是毒理学和基因组技术结合所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分技.微阵列技术即基因芯片技术包括芯片制备、待检样品制备、探针杂交、检测和数据处理.微阵列技术在毒理学主要应用于可疑毒物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朋 袁守军 等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2年29卷5期 261-264页ISTICCA
【摘要】 随着对基因组结构和功能认识的深入和有效的分析细胞整体基因、蛋白和代谢物表达状况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毒理学新分支"毒理基因组学".本文就基因组学技术对这一传统学科发展的影响作一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建 《辐射防护通讯》 2010年30卷5期 1-5页
【摘要】 近年来,辐射毒理基因组学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采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体内和体外系统的测试,发现与毒性表型相对应的代表性基因表达谱或蛋白质表达谱,用于辐射损伤和辐射致癌机制的探索.本文介绍了辐射毒理基因组学在放射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永明 阚祥绪 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27卷2期 59-64页
【摘要】 沼泽紫露草(Tradescantia paludosa)作为环境污染监测的优选物种一直受到青睐.以往的研究主要以紫露草微核试验和雄蕊毛突变试验为指标进行环境污染监测.而目前的研究已经进入基因表达及分子水平.文章从国内外紫露草生态毒理的研究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端正花 朱琳 《生态毒理学报》 2007年2卷2期 136-141页
【摘要】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为生态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生物高通量的技术手段,构成了新的交叉学科--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着重研究环境毒物暴露下非靶生物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能够在基因组水平上更深入地理解环境污染物的致毒机制,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篇首> 美国的一项最新市场研究指出DNA微阵列技术(DNA芯片,或基因芯片技术)正在催生一个新兴的市场领域--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市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道奎 黄素丽 等 《毒理学杂志》 2023年37卷1期 57-61,封3页ISTICCA
【摘要】 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TGx)是将基因组学应用于毒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基因表达与环境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它一方面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毒理学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对致毒机制提供海量信息.毒理基因组学对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彤 梁瑀轩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21年38卷2期 65-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挖掘利谷隆潜在的毒理学信息,预测利谷隆暴露与人类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以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与利谷隆作用相关的基因,进一步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Pathway)数据库、基因本体...
【关键词】 利谷隆;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预测毒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