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1
- 1
- 15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瑕 徐静舟 等 《心理科学》 2020年43卷1期 2-8页
【摘要】 注意捕获是指与任务无关的刺激能够不自觉地吸引注意的现象.实验1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考察与主任务无关情绪面孔的注意捕获水平及其机制,实验2进一步探究时间任务需求对无关情绪面孔注意捕获的影响.结果 发现:与其他情绪面孔相比,愤怒的情绪面孔捕获了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石青青 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2023年
【摘要】 情绪性注意捕获是指与任务无关的情绪性刺激能够不自觉吸引个体注意的现象。大量研究指出运动能够增强个体执行功能并能提高积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改变大脑额叶、杏仁核及其边缘区域功能,情绪性刺激的加工同样会受到这些脑区调节,但目前尚不清楚运动如何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腾甜 周曙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6期 870-871页ISTIC
【摘要】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电位( ERP)时空模式考察视觉注意捕获相关的神经网络活动。方法15名受试者搜索和按键判定8个视觉项目中的一个形状特异目标,实验条件划分根据是否存在突出颜色分心物,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条件下的行为绩效和ERP数据。结果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君 孙钊 等 《应用心理学》 2015年21卷2期 107-115页
【摘要】 自我相关的刺激一般被认为更易捕获注意.以往的一些研究发现,面孔刺激作为干扰刺激时更易对当前任务产生干扰.然而,以往关于自我面孔是否具有注意捕获优势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了知觉负荷对自我面孔注意捕获的影响.结果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懿博 李骋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3年31卷6期 1303-13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效价的无关情绪面孔的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捕获,以及知觉负载的影响.方法:采用记忆与视觉搜索结合的范式,操纵记忆-干扰面孔关系、无关面孔情绪效价以及知觉负载水平,分析搜索、再认错误率以及反应时.结果:(1)低知觉负载下,面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毅 张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年35卷5期 522-529页
【摘要】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以检验工作记忆内容能否自动引导注意选择视场中与之匹配的任务完全无关刺激.实验一要求被试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一个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当搜索序列外的无关干扰刺激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时搜索绩效显著降低;实验二结果表明该干扰效应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荐 李文瑞 等 《心理科学》 2018年41卷6期 1353-1358页
【摘要】 返回抑制与情绪注意偏向是研究视觉注意的两个视角,二者的优先性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在靶子位置呈现情绪图片,结合眼动技术,对整体反应时进行分解,探讨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相关条件下的返回抑制和情绪注意偏向.结果发现:返回抑制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豹 黄赛 等 《心理学报》 2014年1期 17-26页
【摘要】 刺激属性所具有的引导效力在工作记忆表征自上而下地引导注意捕获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工作记忆表征的颜色属性在引导注意时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采用工作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结合眼动追踪技术,通过设置具有较强引导效力的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庭照 杨鹃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年11卷5期 601-606,621页
【摘要】 使用眼动记录仪,通过记录和分析被试的行为和眼动指标,本研究试图考察不同工作记忆负荷下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获过程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颜色干扰刺激产生了注意捕获,但其影响程度受工作记忆负荷的调整,高工作记忆负荷时注意捕获效应更加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青 闫国利 《应用心理学》 2013年19卷1期 34-41页
【摘要】 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和社会性的视觉刺激,面孔比一般的视觉刺激更容易吸引注意.本研究以Eyelink 2000车载眼动仪为工具,在混合呈现的反眼跳任务中考察了32名大学生被试对自我面孔、恋人面孔和陌生面孔加工中的注意捕获和维持注意方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