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
- 2
- 2
- 2
- 1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苟小兰 王利 《水产科学》 2013年32卷5期 293-296页
【摘要】 为研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菌株GM2402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及毒力基因分布,采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方法探讨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利用PCR技术扩增毒力基因,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该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中,试验处理组鱼7d内的死...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黄颡鱼;致病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荔枝 杨欣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33卷9期 140-143页
【摘要】 通过建立PCR方法来检测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型,优化其退火温度并验证了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表明此方法在退火温度为58.7℃时扩增效果较为理想;灵敏度为1.357 pg/μL;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热链球菌、志贺氏菌、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叶平 高婷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04卷29期 98-99页
【摘要】 <篇首> 注射用乳酸环丙沙星是临床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伤寒、骨和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症[1].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45册中采用传统的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2].为了寻找简便、准确、快速、成本低的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艳华 谢和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5期 140-143,146页
【摘要】 为了蟹原料奶中产毒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采用传统分类学鉴定方法与PCR鉴定方法结令,对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运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了分离.菌株的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7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ini-V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玲 姚庆完 等 《吉林医学》 2010年31卷36期 6659-6660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的检测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三种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热稳定肠毒素.结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与双向琼脂扩散实验的LT检出率与实验灵敏度比乳鼠罐胃实验要高,而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能同时测定十几个样品.结论:三种方法检测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思静 刘惠莉 《动物医学进展》 2008年29卷2期 68-72页
【摘要】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il,ETEC) 是引起幼畜、婴幼儿及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ETEC产生两类肠毒素,一种是对热敏感的热敏性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另一...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热敏性肠毒素B亚基;免疫机制;免疫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芳 池仕红 等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7年32卷6期 32-33页
【摘要】 以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保守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可扩增336 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检测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的PCR方法.该方法对987p+、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的...
【关键词】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基因(LT);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玉 伍锡泉 等 《青海医药杂志》 2006年36卷5期 53-55页CA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引起急性腹泻的副溶血弧菌产耐热溶血毒素的(TDH)情况和耐药现状.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临床大便标本进行培养及分离,Vitek-2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鉴定,TDH用我妻培养基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结果参照NCCLS肠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洪洲 翁心华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1年40卷1期 29-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爆发流行现场获取的病原菌,进行增菌培养,从病原菌分泌物中分离、纯化外毒素蛋白,以对其致病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将现场分离的缓症链球菌增菌培养后,所得上清液分别经20%、40%、60%、80% 硫酸铵盐析,进一步经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