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1
- 23
- 2
- 2
- 2
- 1
- 9
- 8
- 6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发青 丁友梅 等 《药学学报》 2005年40卷2期 132-1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2-甲基-5-硝基咪唑、环丙沙星等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的物;测定目的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化合物II, IVC和 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胜昔 郭慧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4年29卷7期 397-400,4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寻找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新喹诺酮类化合物,本文以L-脯氨酸为原料,经甲酯化,苄基(Bz)保护,氨解,LiAlH4还原,叔丁氧羰基(BOC)保护,脱苄基,然后与不同的喹诺酮母环化合物缩合,最后脱去叔丁氧羰基等8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发青 陈莉 等 《药学学报》 2003年38卷4期 260-2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含N-乙基-2-甲基-5-硝基咪唑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方法用含2-甲基-5-硝基咪唑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等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酯化合成目的物;测定目的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9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戚建军 郭惠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1年26卷2期 100-1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合成了14个6-氟-1-(2-氟-5-吡啶基)-5,7,8-不同取代-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测定了它们对14株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MIC值,并与环丙沙星对照.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均很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亮 曾祥萍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4期 812-813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衍生物AL-1与阿奇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用药对绿脓杆菌胞外多糖和蛋白水解酶的影响.方法 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抗生素单用及和AL -1联用对PA胞外多糖的形成的影响;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抗生素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闯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8年39卷3期 235-245页CA
【摘要】 细菌感染是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各国医疗系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药物,具有优秀的抗微生物活性、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然而,本品己在临床上使用了30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紫岩 王蕊 等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37卷1期 1-5页CA
【摘要】 [目的]寻找氟喹诺酮C-3羧基的有效生物等排体.[方法]用均三唑并噻二唑稠杂环作为环丙沙星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了10个新氟喹诺酮C-3均三唑并噻二唑稠杂环目标化合物(5a~5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评价了体外对S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大勇 赵亚刚 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9年23卷3期 54-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部分喹诺酮及硝基咪唑衍生物类抗生素在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 ACST)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抗胆道感染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临床行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开湘 郭慧元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2年33卷6期 261-265页ISTICCSCDCA
【摘要】 以(4 R )-羟基-L-脯氨酸为起始原料,经8步反应合成了( 1S,4S )-3,3-二甲基-2-氧杂-5-氮杂二环[2.2.1]庚烷,以此化合物作为喹诺酮类的7-位侧链,合成了3个衍生物,并测定了它们对10株革兰阳性菌和6株革兰阴性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彩彩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28卷4期 99-100页ISTIC
【摘要】 <篇首> 自1962年Lesher首次报道了8-氮杂喹诺酮环系的衍生物奈啶酸,即第一代喹诺酮类(guinolones)药物以来,在短短四十年的时间里,喹诺酮类药物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自1974年开发出第二代喹诺酮类-吡啶酸后,药物学家通过在喹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