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3
- 7
- 3
- 92
- 55
- 14
- 5
- 5
- 34
- 22
- 21
- 19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朱信信 导师:杨红鹰 北京协和医学院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预计到2030年,全球肿瘤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将分别达到2640万和1700万,这些新增病例大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信信 导师:杨红鹰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预计到2030年,全球肿瘤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将分别达到2640万和1700万,这些新增病例大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芬妮 导师:刘清君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味觉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感受,可以特异性识别和区分多种味觉物质,因此在医学诊断、药物分析、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模拟生物味觉功能,以发展出能够对味觉物质进行传感检测的人工味觉系统。在味觉感受系统中,剥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伟忠 导师:黄鹤光 卢辉山 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普通外科)(博士) 2011年
【摘要】 在靶向药物出现之前,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的总体预后较差,一般地行完整手术切除后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仅32‐63%,而且高危型患者预后更差,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伟伟 导师:刘清君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1年
【摘要】 人类或动物的嗅觉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极其灵敏的感觉系统,能够区分上千种不同的气味。仿生嗅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生物嗅觉感受过程和生物嗅觉机理。基于嗅觉细胞的生物电子鼻能够用于实现嗅觉芯片的仿生设计。剥离的嗅黏膜组织保持了相对完整的嗅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勤 生物技术药物创新研究与前沿技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本文就生物芯片的概念、特点、类型和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简单介绍,着重介绍蛋白质芯片和组织芯片。蛋白质芯片可用于寻找疾病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寻找药物或毒物新靶点等;组织芯片可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寻找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关的标志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飞 导师:何继善 熊平 中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聚类分析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大量有联系的事物的分类问题的学科,已经广泛应用在生物学、医学、气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需要做分类的很多学科中,特别是事物间的关系较为模糊时更显它独特的优势。被称为生命科学中一大突破性发明的组织微阵列因为其信息量的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冯晓莉 第三届IASLC中国国际肺癌学术研讨会 2003年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Fhit、C-erbB-2和p16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比较三者之间的表达关系.方法: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技术和免疫组化S-P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陶疆 导师:周曾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内科)(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为探讨口腔癌发生的基因机制提供初步筛选资料.结论:CDNA微阵列技术能同时检测两种不同组织中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能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筛选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越 首届中国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论坛 1899年
【摘要】 本文采用组织微阵列这种近年发展起来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的hTERT表达水平进行测定,进一步证实存在端粒酶的活化,同时检测Ki-67的表达水平,以评价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旨在为阐明胶质瘤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