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13
- 13
- 1
- 11
- 6
- 5
- 4
- 3
- 13
- 8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天涵 徐效文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17年30卷11期 1752-1757页
【摘要】 传统的非接触式心电监测系统在硬质印刷电路板构建的电容电极基础上,使用单导联方式进行心电监测,且仅根据心率变化进行心脏异常诊断,无法满足当前临床诊断标准.基于电容耦合原理,设计了一款多导联心电监测系统,将3个由导电织布构成的柔性电容电极集成于...
【中文期刊】 王正兴 贾磊 《数字化用户》 2017年23卷25期 244页
【摘要】 随着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已跃居为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且各有优劣.其中低频脉冲磁场(PEMFs)与电容...
【中文期刊】 张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5卷5期 468-470页 ISTICCA
【摘要】 阐述了8098单片机对车床主轴回转误差在线检测的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原理.
【中文期刊】 李文宝 陈贤祥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年13卷21期 6061-6065页
【摘要】 针对传统心电监测电极需要与皮肤直接接触易,引起皮肤不适且准备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电容耦合原理,采用三同轴电缆屏蔽驱动与接地屏蔽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输入阻抗.建立了电极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噪声的关...
【中文期刊】 高跃明 潘少恒 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2年26卷8期 732-737页
【摘要】 建立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准静态场的电磁模型,为收发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电容效应的人体上臂模型,分析人体内部耦合电流的传输特性.以FPGA为平台设计出FSK调制器、全数字锁相环位同步电路和信号解调器,并辅以发送端低通滤波、...
【中文期刊】 高山 李永勤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5年32卷3期 553-557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本文基于电容耦合原理,研究了一种非接触式心电监测技术.系统利用导电纤维制成电容电极并集成在床单上,身体靠近电极即可形成电容并耦合心电信号,经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可拾取用于监护的心电信号.试验表明,对9名健康志愿者的R波检出率达到93.5%,对...
【中文期刊】 高跃明 潘少恒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52期 9738-9741页 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基于人体组织的导电特性,研究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内的传输特性,对实现植入式医疗仪器的人体充电和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上臂的分布及衰减情况.方法:将人体上臂抽象成由皮肤、脂肪、肌肉、骨骼4层组织构成的同心圆...
【中文期刊】 张琳 翟光杰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7年30卷5期 357-362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可穿戴的小尺寸电容耦合式电极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问题.方法 针对电极尺寸减小对信号幅值和噪声带来的影响,在系统设计中采用动态驱动屏蔽的电极结构、噪声性能优良的阻抗转换放大器等措施提高信噪比,并采用小波阈值滤波算法去噪.结果 相比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