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060
- 601
- 150
- 4
- 3
- 4428
- 1460
- 749
- 670
- 484
- 1279
- 715
- 662
- 651
- 6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红蓉 张肖 等 《中成药》 2016年38卷2期 386-3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通心络胶囊具有血液、血管、心脏三重保护作用,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通心络胶囊通过调脂、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斑块等多种机制发挥防治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飞 袁建新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年28卷10期 992-99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对65例脑梗死患者及59例无脑梗死病史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病理改变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同时测定血清MMP...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伟华 周立春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16卷3期 237-2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75例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双盲随机分成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po,250 mg,bid,给药4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丽丽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 2007年32卷2期 93-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斑块损伤、血栓形成是致残、致死性血管疾病的真正元凶,因此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防治中稳定斑块、防止易损斑块损伤比阻止斑块增长更为重要.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永刚 张铁忠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30卷5期 329-332,封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通脉益智胶囊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无名动脉易损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是否具有稳定作用.方法 8周龄的ApoE-/-小鼠给予高脂饲料22周后,无名动脉已经形成易损AS斑块,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通脉益智胶囊组、...
【关键词】 易损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通脉益智胶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明学 徐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26卷5期 472-4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的重要机制,稳定易损斑块对防治ACS意义重大,中药多靶点干预的作用在稳定斑块方面已露出可喜苗头,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对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医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志远 王海燕 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34卷4期 112-115,1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对冠脉斑块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测定62例CHD患者(CHD组)及30例健康体...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冠心病;冠脉斑块稳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晖 符杨湘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16卷9期 90-9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斑块形态及其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采用MVU-8102型多功能血管超声仪检测其颈动脉斑块,并观察其稳定性及不同斑块分布情况,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
【关键词】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锟 徐平 等 《实用预防医学》 2018年25卷1期 62-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常德桃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耀国 陈忠 等 《中国医药》 2018年13卷7期 1021-10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磁共振成像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与易损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211例.依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69例)与易损斑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