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2
- 13
- 2
- 83
- 20
- 16
- 9
- 6
- 62
- 60
- 43
- 19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筱 张家诚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26卷12期 881-884页ISTIC
【摘要】 脊髓损伤是一种毁灭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导致患者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已被证实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为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带来新的曙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雪峰 王一丹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39卷2期 154-158页ISTIC
【摘要】 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BCIT)是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其在肢体功能康复、精神状态监测、识别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研究进展.但当前的脑机接口康复系统仍处于实验应用阶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脑机接口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及其布局研究》项目组 肖松 等 《科学与社会》 2024年14卷3期 1-25页
【摘要】 本文回顾了脑机接口技术(BCI)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20年代的科学幻想期到21世纪的技术爆发期,概述了 BCI技术在各个阶段的关键进展和成就.文中阐述了 BCI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分类方式,包括不同类型的BCI系统(输出式、输入式、双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杰洪 王宁华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5卷6期 1154-1166页
【摘要】 当前机器人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为提升康复效果、确保康复质量、降低人力成本等提供了重要助力,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全面分析康复机器人在上肢、下肢、躯干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聪 刘昱南 等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33卷5期 67-70页
【摘要】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是一种严重并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本文对脑机接口技术、抗体疗法、基因治疗技术和光神经调制技术在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将脑信号解码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实现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珺 张思齐 等 《无人系统技术》 2023年6卷5期 1-16页
【摘要】 脑科学是以脑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汇合的新兴研究领域,是研究人、动物和机器认知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其中,脑机接口硬件技术是推进脑科学发展的关键.基于电生理信号的脑机接口硬件设备根据采集信号时电极位置和方法不同,分为无创、微创、浅脑有创和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乔义 邵丽丽 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4卷13期 194-198页
【摘要】 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脑卒中后,虽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自我修复机制,但其内源性再生能力有限,仍需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治疗来增强神经可塑性,促进功能恢复.运动想象疗法作为一种主动式中枢干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颖 李春光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5年47卷4期 300-3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脑机接口(BCI)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并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观察BCI干预前、后患者大脑皮质激活模式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关键词】 脑机接口;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脑卒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峰 杜良杰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年14卷9期 845-8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脊髓损伤患者重建下肢功能提供了新的手段,如脑-机接口技术、神经假体、康复机器人、减重步行训练等.在临床实践中,上述康复手段的优点和缺点日益凸显,其结合应用成为一种研究趋势.应根据智能化的特点及患者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康复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正 林家瑞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19期 2827-2828,2841页ISTICPKUCA
【摘要】 文章回顾了用于运动康复电刺激技术4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在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电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刺激的基本原理.根据电刺激与患者之间的交互特性,把它分为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性电刺激(TES)以及神经调变电刺激(NMS).文章对国际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