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97
- 572
- 164
- 72
- 2
- 983
- 217
- 146
- 88
- 83
- 248
- 239
- 125
- 107
- 10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飞达 陈文业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1期 165-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水分是内陆荒漠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限制因子,为了揭示该区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200 cm内各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海拔、土壤质地和植被对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俊祥 邹杰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733-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荒漠-绿洲交错带自然生长的芦苇、柽柳、胡杨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及环境影响因子,通过对比3种植物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探讨3种植物对荒漠环境的适应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1)3种植物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娟 贺学礼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4期 1095-11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克隆植物,尤其是游击型克隆植物,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通过克隆扩展可侵入到不同生境斑块.克隆植物入侵可能会影响入侵地土壤营养状况和微生物群落.为了探明克隆植物入侵对DSE(dark septate endophytes)活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红娟 何兴东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9期 2998-30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比较进展演替和正在演替中建群植物体内RNA/DNA比、RNA/蛋白质比的变化,选择阿拉善荒漠基于流沙基质演替系列建群植物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la)、油蒿(A.ordosica)、冷蒿(Afrigida)与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学敏 吕光辉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2期 6655-66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非生长季(2012年1月15日-3月15日、11月1日12月14日、2013年11月1日-11月16日)通量观测数据,参考中国通量数据处理标准开展荒漠-湿地生态系统非生长季碳通量数据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意 岳丰 等 《四川动物》 2014年33卷5期 678-684页ISTICPKU
【摘要】 为研究荒漠沙蜥胚胎发育的温度适应性,我们设定了3个温度(26℃、30℃、34℃)孵化荒漠沙蜥受精卵,并在胚胎孵化过程中对胚胎代谢和心率、新生幼体的形态学特征和幼体静止代谢率的温度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卵的发育,荒漠沙蜥的胚胎代谢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丽敏 赵伟 等 《四川动物》 2013年32卷1期 68-72页ISTICPKU
【摘要】 对2008年4~6月在甘肃省甘塘、阿拉善左旗、民勤、山丹采集的荒漠沙蜥样本进行了食物两性差异的研究.主要采用剖胃法对219个荒漠沙蜥胃样的6021个食物做了识别和鉴定.结果表明,荒漠沙蜥的食性为动物性,食物多为昆虫,主要取食半翅目和膜翅目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建荣 李向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7期 1427-14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塔克拉玛干南缘的优势物种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引进种大果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的离体叶片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水分状况下水势、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大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宏富 郭宪光 等 《四川动物》 2012年31卷2期 197-201页ISTICPKU
【摘要】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法,对采自甘肃省民勤县的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荒漠麻蜥染色体核型为2n =38 =36I +2m,具18对大型端部着丝粒型和1对微小染色体,属丽斑麻蜥型,与蜥蜴科和麻蜥属的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雯 刘迺发 等 《四川动物》 2012年31卷1期 74-76,封2页ISTICPKU
【摘要】 2010年5~7月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3巢荒漠伯劳被大杜鹃寄生,寄生率10.34%.荒漠伯劳产白色和粉红色两种颜色的卵,大杜鹃产白色寄生卵于卵色为白色的宿主巢中.寄生卵均产于6月,当月寄生率达42.86%.大杜鹃雏鸟19日龄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