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3
- 76
- 24
- 11
- 265
- 34
- 12
- 11
- 7
- 96
- 86
- 66
- 48
- 4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岷峰 李德懿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30卷1期 6-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菌斑生物膜是人类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当前口腔细菌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由于口腔环境不易控制和菌斑生物膜极其复杂,直接对自然菌斑生物膜研究存在困难.近年来利用人工菌斑生物膜研究获得了许多可喜的结果,本文就其体外培养模型及基本生物量、结构...
【中文期刊】 陶亚东 孙继红 等 《河北医学》 2018年24卷7期 1187-119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光敏剂浓度和不同光照时间的TBO-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抑制效果,确定最佳光敏剂参数和时间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TBO-PDT在抑制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作用优势,为PDT应用于龋病预防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Wi...
【中文期刊】 杨琳 张璐 等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7年26卷4期 178-18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了解含氟涂料处理患龋乳前牙前后菌斑微生物的变化.方法 选取20名乳前牙患龋的学龄前儿童,菌斑生物膜样本采自含氟涂料处理前和处理后3天、7天和30天的乳前牙患龋牙面;抽提全基因组DNA后,用16S rRNA基因...
【中文期刊】 王梦婷 许玉婷 等 《口腔医学》 2015年35卷5期 354-35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对3种浮游细菌及其形成的单菌种菌斑、三菌种早期龈下混合菌斑的抗菌效果.方法 测定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nis,Ss)、具核梭杆菌(Fusoba...
【中文期刊】 胡芳 王蕾 等 《精准医学杂志》 2018年33卷1期 57-61页
【摘要】 目的 制备具有pH响应性的复合纳米粒,初步探讨其对3种牙周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细胞相容性及其体内毒性.方法 以壳聚糖、卵磷脂、多西环素、碘甲烷等为原料,通过薄膜分散法,正负电荷吸附法制备具有pH响应性的季铵盐脂质体...
【中文期刊】 刘靖 王韦玮 等 《口腔医学》 2012年32卷1期 15-1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口腔原位菌斑形成过程中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 专业洁治后,7个志愿者佩戴可形成口内菌斑生物膜以供原位菌斑研究的上颌装置,分别佩戴12 h、1d、2d、3d、5d后,取下样本,与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
【中文期刊】 王瑞 唐荣银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11期 1734-173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人工口腔观察五倍子水提取物对菌斑生物膜早期形成过程中结构及细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与致龋相关的三种细菌在人工口腔中形成菌斑生物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2mg/ml五倍子水提取物和生理盐水处理;通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特异性荧光...
【中文期刊】 鲁纯 胡凡 等 《口腔医学》 2009年29卷4期 174-17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原位菌斑生物膜发育过程及早期成熟菌斑生物膜的观察,探讨所建立的菌斑生物膜模型用于菌斑化学干预研究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原位菌斑生物膜模型,运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合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原位菌斑生物膜0~48 h的发育过程及48 h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