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3
- 19
- 6
- 5
- 4
- 77
- 28
- 23
- 9
- 4
- 71
- 38
- 20
- 14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爱峰 于仁成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9年23卷2期 152-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非蛋白氨基酸.研究表明,BMAA能够损伤运动神经元.在自然环境中,BMAA可以沿食物链传递,具有生物放大现象,可能参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帕金森痴呆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大部分浮游蓝细菌(蓝...
【关键词】 神经毒素类;β-N-甲氨基-L-丙氨酸;肌萎缩侧索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喜春 杨维东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年13卷1期 25-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从实验室培养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提取溶血毒素的条件,探讨不同生长期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的生成特征,用薄层色谱法对溶血成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球形棕囊藻细胞壁的超声波破碎最适条件为:功率600W,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海滨 隋海霞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年15卷3期 202-2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微囊藻毒素在鲤鱼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用ELISA法对饲养不同时间的鲤鱼肝脏和肌肉以及饲养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鲤鱼肝脏和肌肉的微囊藻毒素含量在试验第七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43 ng/g和2.53 ng/g.饲养用水微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玮 蒋颂辉 等 《卫生研究》 2003年32卷2期 97-1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制定饮用水源中藻类限值,结合国内外文献调查研究毒理学试验和现场生态学调查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推荐的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限值、藻类生物量和MC-LR浓度关系以及毒理学实验所得到的藻类的无作用浓度而制定饮用水源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朝晖 尹伊伟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2年23卷5期 75-8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了丙烯酸及3种丙烯酸酯类物质对鱼类、藻类及水生甲壳类的毒性,以探讨有毒赤潮藻类棕囊藻所产生的这类物质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h或48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丙烯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慧中 杨宏杨宏 《现代预防医学》 2001年28卷1期 79-80页ISTICPKUCA
【摘要】 近年来藻类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许多城市的供水是以湖泊、河流为水源,这些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藻类的污染。因此,充分了解藻类污染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内容:①浮游藻类污染及其毒性;②二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凤 陆朝国 等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7年32卷5期 531-532,534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每年夏、秋季在一些淡水湖泊、河流中发生大规模"水华"现象,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纪亮 胡文容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年23卷2期 120-1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筛选自然水体中产微囊藻毒素藻株的方法.方法应用编码微囊藻毒素合成酶mcyD基因的特异引物结合藻类保守序列16 S rRNA对所培养的纯种蓝绿藻(铜绿微囊藻FACHB 469、铜绿微囊藻PCC7806、微囊藻属FACHB 56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恒 李星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年23卷2期 179-181页ISTICCA
【摘要】 该文综述了有毒水华发生过程中释放的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与控制现状,微囊藻毒素作为安全评价的风险因子,其毒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控制水源水的微囊藻繁殖和强化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去除是研究热点.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将生物、物理、化学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昱 陈华 等 《毒理学杂志》 2005年19卷3期 306-30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的鉴定我省某水库中水华微囊藻的毒性.方法采集某水库水华微囊藻,采用昆明鼠腹腔注射法测试其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