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94
- 38
- 6
- 1
- 2206
- 483
- 166
- 122
- 68
- 373
- 309
- 277
- 238
- 2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喜红 韩振蕴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3卷7期 539-5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古籍和文献对于疫病的记录,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特点产生了几点中医认识和思考,本文主要从疫病概念及发病特点、病因病机的认识、舌诊的辨证分析、危重症的分析、治疗注意事项5个方面来阐述.从中医角度,新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健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年6卷12期 1217-122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对临床症状有差异的9例尿路感染患者用基本相同或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以症状与尿常规检查均改善为有效.通过分析比较个案证治的异同,结合中医临床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反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庆大 旋静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42卷9期 993-996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中医学辨病论治源流的梳理,详细分析了中医学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系,并阐述两者的不同特点,提出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曼玲 时昭红 等 《江苏中医药》 2021年53卷4期 51-53页ISTICCA
【摘要】 胃癌前病变(PLGC)是胃炎向胃癌(炎癌)转化的中间环节,其中西医诊治体系尚未完善,传统中医辨治多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然PLGC为病理诊断,临床常无症状,单纯的辨证论治不能完全适用,故辨病、辨证、审因、辨症论治缺一不可,即所谓四维辨治模式.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健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年3卷2期 85-8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的核心,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已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诸如临床存在无症可辨现象、缺乏客观标准与针对性、四诊手段存在局限性等等.而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不仅可弥补辨证论治的不足,还有利于扩大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范畴,有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碧玮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 2015年5期 75-77页ISTICPKU
【摘要】 明确疾病诊断是进行干预的基础,针灸学也不例外。在古代历史文化背景下,由于对疾病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辨证施治体系曾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现代科学文化背景下,辨证施治体系已与针灸临床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取而代之的应当是辨病治疗。疾病的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琨 刘秉真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40卷8期 77-78页
【摘要】 目的:学习董秋梅教授以调和营卫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不寐的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对董秋梅教授治疗不寐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三则进行分析.结果:领会治疗不寐的思路与方法.结论:以调和营卫为主、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不寐可取得良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美 《健康之友》 2021年11期 4-5页
【摘要】 目的:探讨对心内科中发生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采取中医辨病的方式并联合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心功能为Ⅱ级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知理 陈秀英 《中医杂志》 2008年49卷1期 19-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指由于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子宫体腔内部以外部位引起的疾患.本症常表现为经期及行经前后下腹痛,肛门作坠,疼痛剧烈,进行性加剧,月经异常,性交疼痛,一般伴有不孕.属中医学"痛经"、"瘕"等范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鸣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23卷5期 280-2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顺应时代的需要,新世纪版《伤寒论》讲义改名为"伤寒学",其篇章名称及全书的体例、内容与以往教材有所不同,这些变动有值得商榷之处.伤寒学与《伤寒论》学是两个不同的学术范畴,《伤寒论》教材改名"伤寒学"名实不符.《伤寒论》开创了病证结合论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