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42
- 292
- 101
- 1806
- 227
- 85
- 35
- 35
- 255
- 201
- 145
- 138
- 9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燕燕 柯智淳 等 《天津中医药》 2019年36卷11期 1049-1051页 ISTICCA
【摘要】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通过对王金贵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进行整理,从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及推拿导引等方面进行浅析,体悟王金贵教授中医临床辨证思维.
【中文期刊】 张璇 柴华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6卷19期 2779-2781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史大卓教授治疗介入后冠心病的遣方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 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共享系统,采集介入后冠心病病人的临床信息,应用ETL工具进行数据管理,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聚类的K-...
【中文期刊】 吴承艳 任威铭 《江苏中医药》 2017年49卷8期 63-66页 ISTICCA
【摘要】 通过对《孟河四家医集》相关方剂信息的系统整理,探索孟河四大医家遣方用药思想与孟河地域、经济、文化的相关性.因地域因素孟河医家擅治湿热病,善用鲜药;经济的富裕使医家们注重养生保健、补虚调摄;文化的繁荣促使医家们吸收三教思想,遣方用药和缓醇正,...
【中文期刊】 石显方 傅文录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16卷12期 1338-1339页 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石景亮(1939~),原河南省理工大学副校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第二批名老中医,业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对内科的脾胃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石老师临床遣方用药经验特色介绍如下.
【中文期刊】 李家劼 郭锦晨 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2期 205-206,封3页
【摘要】 叶天士深受《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影响,吸收其学术之精华,在前医对中风的认识的基础上,针对中风病的病机,提出"阳化内风"理论.在中风病的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基于内经中提出的"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的疾病治则,叶氏以益肝补肾、潜阳熄风为大法,遣...
【中文期刊】 刘枭 刘涛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3期 196-199页 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王灿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王灿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佐证。[结果]王灿晖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气滞胃热络瘀为基本病机,以健脾益胃、理气清...
【中文期刊】 陶方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7卷1期 22-24页 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诊疗恶性肿瘤的学术观点及临床遣方用药特点.[方法]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精神饮食调养方面论述了沈敏鹤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见恶性肿瘤的学术观点,并结合阐述了其遣方用药特点.[结果]其学术内涵包括天人相应,...
【中文期刊】 方盈盈 袁拯忠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1143-1146页 ISTIC
【摘要】 《脾胃论》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对后世医家及临床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依据其在《脾胃论》中具体遣方用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结合辨证论治的思维特征,从擅用风药,升降结合、散中有收,顺应四时调整用药,重视食养、药食同用的等四个方...
【中文期刊】 周哲 周朋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14卷3期 108-111页
【摘要】 儿童慢性咳嗽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影响患儿生活学习,造成患儿及家长焦虑心理,愈来愈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经济压力小、停药后不易反复的优点.回顾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近年来文献资料中...
【中文期刊】 吴雪 姚嵋方 《饮食保健》 2018年5卷34期 110页
【摘要】 姚嵋方副教授论治大肠癌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核心思想,认为大肠癌病位在大肠,病因病机主要与"湿毒蕴结"与"脾肾亏虚"有关,姚嵋方副教授在此基础上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在临证中论治大肠癌从"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两方面入手,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