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5
- 4
- 1
- 18
- 13
- 1
- 1
- 1
- 14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亚红 苗国英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27卷8期 783-784,787页ISTICPKUCSCDCA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MDF);AgNORs;氨苯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永飞 导师:张莉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disseminatus faciei,LMDF)是发生于成年人颜面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色、红褐色的结节为其基本特征。皮损多对称分布,发生于颜面部,特别在颊部、鼻两侧、下眼...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 发病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雷明君 导师:郑凤兰 高顺强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disseminatus faciei,LMDF)是多发于成年人面部的以暗红色结节为基本损害的一种皮肤病.皮损对称发生于颜面,特别在下眼睑、颊部、鼻两侧等处,少数病例偶可发生于颈、肩...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 树突状细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亚红 导师:郑凤兰 高顺强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该研究拟对颜面插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皮损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外周血AgNORs进行检测,探讨其与LMDF发病的相关性.并且应用氨苯砜和转移因子联合治疗该病,观察其疗效,以寻求该病有效治疗方...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 细胞间粘附分子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苗国英 导师:郑凤兰 高顺强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该实验拟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以及皮损中CD3、CD43、CD45R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以探讨它们与LMDF发病的相关性,为LMDF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采用氨苯砜(diamino-diphenyl su...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 T细胞功能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小曼 常建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年43卷1期 59-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回顾2012年部分国外皮肤性病杂志关于皮肤病新治疗方法的报道,其中多为个案报道,可供参考.主要对特发性掌跖小汗腺炎、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化脓性汗腺炎等1 1种皮肤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年18卷5期 497-499页ISTICCA
【摘要】 本共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相关专家起草制定.牵头起草专家有(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白彦萍、陈晴燕、段逸群、刁庆春、金春琳、李领娥、李上云、李铁男、刘爱民、刘红霞、刘毅、卢益萍、杨素清、杨志波、王红梅、周冬梅、周小勇.面部激素药毒相当于西医的面...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鑫 辛淑君 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9卷3期 217-217,219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52岁。主因面部皮损2年,加重1个月,于2013年9月4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颧部出现10余个粟米大小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皮损增多、渐累及面颊部,外用自购药膏略有好转。1个月前,皮损明显增多,于外院按“湿疹”给予复方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宝 钟萍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32卷8期 485-486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40岁。面部丘疹3年余,以眶周为主,逐渐增多、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皮突消失变平,真皮浅层可见结核结构,中央可见干酪样坏死,周边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诊断: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晓 赵颖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40卷4期 537-538页
【摘要】 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因颜面部丘疹2月余,2016年7月20日至门诊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粟粒样丘疹,无自觉症状,后丘疹逐渐增多,尤面部中央为甚.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否认结核病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全身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