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3
- 1
- 17
- 3
- 1
- 8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嘉士健 《陕西中医》 2014年1期 81-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补脾肾,刺血拔罐祛瘀血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结果。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艾灸加刺血拔罐组)和对照组(肌肉注射降钙素及口服钙尔奇D片)各5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乃权 周志华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年20卷1期 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结合组、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组样本各50例.针药结合组予电针刺激结合罗盖全胶丸口服治疗;电针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药物对照组给予罗盖全胶丸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芳芳 周志华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年19卷5期 392-3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和药物结合治疗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和电针加药物组,采用去势法复制骨质疏松模型,各组给与相应处理90天后,采用双能骨密度诊断仪检...
【关键词】 骨质疏松;绝经后/中西医结合疗法;骨质疏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存志 张雪竹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6年13卷3期 137-1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SAMP6小鼠随机分为针刺组、非穴组及SAMP6对照组;并设正常老化小鼠SAMR1作对照.观察针刺对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最大挠度和弹性挠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经针刺治疗后,股骨的最大载荷较P6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珊玺 谢菊英 等 《中医研究》 2017年30卷3期 57-58页
【摘要】 通过整理近10年的有关文献资料,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选取的穴位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及总结,总结出常用穴位按使用频次依次为:肾俞、脾俞、足三里、命门、关元等.常用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任脉、足阳明胃经等.这些腧穴、经...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针灸疗法;取穴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丰 何忠锅 等 《中国针灸》 2011年31卷3期 223-2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热敏点灸与口服盖天力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差异,探讨其相关治疗机制.方法: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盖天力组,每组30例.热敏灸组在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穴上及附近寻找热敏化点,施热敏灸治疗;盖天力组口服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文霞 导师: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绝经后生殖内分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在50~7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针灸选穴:三阴交双、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志苇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12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2004年
【摘要】 目的:探讨肾俞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埋线加乐力组进行临床疼痛治疗观察,以疼痛评分方法评定临床疗效,经t检验(x±s)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而两组间采用方差不齐t检验比较.结果:埋线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纪峰 导师:李沛 福建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绝经后生殖内分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的角度探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环节.方法:选择年龄在50~7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
【关键词】 骨质疏松,绝经后/中医药疗法 ; 骨质疏松,绝经后/针灸疗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献祥 导师:张安桢 福建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探讨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环节,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1)针刺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S-E<'2>水平,有效调节IL-6的分泌,使IL-6 mRNA表达下降,减少了破骨细胞的形成.(2)针刺和艾灸均能调节骨质疏松大鼠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