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0
- 47
- 4
- 83
- 44
- 34
- 30
- 13
- 247
- 110
- 80
- 40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郝转芳 李新海 等 《遗传学报》 2005年32卷9期 960-968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一个F2作图群体(X178×B73),首先构建了一个含有130个SSRs的玉米连锁框架图,然后用119个AFLPs位点增加图谱密度,得到一个全长1 659.3 cM,标记间平均间距6.66 cM的玉米相对饱和连锁图.同时,对SSRs和A...
【中文期刊】 高国庆 HE Guo-Hao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11期 1266-1269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将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基因组DNA经酶切后转变成AFLP DNA片段,然后用生物素标记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作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固定到包被有链亲和素的磁珠上,经过一系列的洗涤过程,含有SSR的AFLP片段被...
【中文期刊】 周兖晨 张相岐 等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9期 864-869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从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筛选到一条抗条锈病的小滨麦品系93784.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93784是小麦与滨麦的小片段易位系,易位的滨麦染色体片段位于一对小麦染色体的短臂端部.利用该易位系构建了F2分离群体,进行...
【中文期刊】 李荣春 《云南植物研究》 2001年23卷4期 444-450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应用AFLP指纹技术对双孢蘑菇的20个野生菌株和5个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AFLP指纹揭示出20个野生异核体菌株所固有的基因型.5个商业品种表现出比较一致的AFLP指纹,但也显示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差别.由单孢分离获得的同核体菌株携带...
【中文期刊】 罗明 李名扬 等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7期 677-682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徐州142及其无绒无絮(无纤维)突变体(fl)为材料,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该近等基因系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在64对引物产生的6 360多条扩增带中,发现1条差异带(CF)稳定出现在有纤维和无纤维之间.进一步用徐州142无绒无絮突变系与...
【中文期刊】 王泽立 王鲁昕 等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5期 464-470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1对近等基因系(NIL)及其回交群体(BC1)为材料,采用BSA法,利用AFLP技术,筛选与Rf3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在筛选的128个AFLP引物组合中,有2个能在NIL及其可育池、不育池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RR6和RR7。100个BC1个...
【关键词】 玉米CMS朣; 近等基因系; 分子标记AFLP、SCAR、RFLP;
【中文期刊】 何光华 裴炎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4期 304-310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选择汕优63 F2的高可育株和高不育株分别建立2个基因池,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2池间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64组引物在两池间全部扩增出了稳定、清晰的带纹,共计3477条带.多数引物在基因池间未呈现多态性,只有引物组合E-AGC/M...
【中文期刊】 廖春燕 吴平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7期 599-607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粳稻Azucena为父本与籼稻IR64杂交发展的一双单倍体(DH)群体,与籼稻IR1552杂交发展的一重组自交系(RI)群体为材料,应用分子标记图谱对2个群体在大田和盆栽2个环境下的穗长进行QTLs及上位性效应分析。DH群体中共检测到6个...
【关键词】 水稻(OryzasativaL.); 穗长; QTLs;
【中文期刊】 刘雪清 李莎 等 《四川动物》 2015年34卷5期 714-718页 ISTICPKU
【摘要】 性别鉴定是生产养殖和物种保护中常用的技术.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海河洄游性鱼类,已极度濒危.由于中华鲟性成熟时间长,缺乏第二性征,基于外部特征难以进行性别鉴定,因此,筛选中华鲟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