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3
- 41
- 11
- 2
- 1
- 1
- 576
- 368
- 130
- 126
- 9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家钰 张珊珊 等 《心理研究》 2024年17卷5期 461-469页
【摘要】 采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7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社交焦虑在中学生校园欺凌与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留守经历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传统/网络欺凌能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2)社交焦虑在校园...
【中文期刊】 谢琳琳 文盼 等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4年13卷4期 54-62页
【摘要】 目的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儿童虐待(child maltreatment,CM)与校园欺凌受害之间存在正向相关,但研究结论因多种因素而异.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估童年虐待对青少年校园欺凌受害的...
【中文期刊】 张亚利 闫雅静 等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12卷6期 432-436页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欺负问卷对大学生施测,考察问卷的信效度及该群体中的网络欺负行为发生情况.方法 共调查 3 组被试,均为高校在校学生.组 1 有效被试 1 182 名,以网络欺负问卷施测,对相关数据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组 2 有效被试...
【中文期刊】 张珊珊 吴家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年31卷8期 1206-121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粗暴养育与中学生网络欺凌的关系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和基本心理需求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粗暴养育量表、网络欺负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基本心理需求量表对 1081 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粗暴养育与中学生网络欺凌呈显著正相关(r...
【中文期刊】 刘仁洁 夏凌翔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年21卷6期 784-791页
【摘要】 通过对 1148 名大学生进行历时 3 年 6 次的追踪研究,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考察了网络欺凌受害的独立发展轨迹和网络欺凌受害与网络欺凌的联合发展轨迹的特点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大学生网络欺凌受害的独立发展轨迹为 3 条(高受害-下...
【中文期刊】 张野 刘致宏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年21卷6期 792-798页
【摘要】 为探讨感知校园氛围与初中生网络欺凌行为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 1202 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感知校园氛围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网络欺凌;(2)越轨同伴交往在感知校园氛围与网络欺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亲子亲合调节...
【中文期刊】 张瑞平 陈林 等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3年16卷2期 229-249页
【摘要】 为探讨青少年感知到的校园氛围、孤独感和网络欺凌行为的关系及留守状况可能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 1597 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教师支持与网络欺凌行为并不存在显著的关联,孤独感在教师支持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不起中介作用.但孤...
【中文期刊】 高阳 倪士光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年21卷4期 471-478页
【摘要】 网络中群体夸耀言论常常引发旁观者对夸耀者的不满甚至攻击,但是具体心理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在虚拟网络互动情境下,操纵显性/隐性表达的群体夸耀,评估观看不同方式表达的群体夸耀言论后旁观者的被挑衅感和网络攻击行为.结果发现:(1)相比于隐性夸耀,...
【中文期刊】 竭婧 林雪婧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年14卷2期 255-276页
【摘要】 网络欺凌是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欺凌形式,在青少年中十分常见,并会对被欺凌者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选取92 名深度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并将92 份原始访谈文本导入Nvivo 11 软件进行质性分析.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李宽 钟建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5年34卷1期 66-7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尊和情绪弹性在大学生网络欺凌与抑郁情绪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3—10月,使用网络欺凌量表、自尊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和患者健康量表对34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一年内共2次(T1时间点,T2时间点),间隔6个月的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