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3
- 35
- 13
- 4
- 4
- 3
- 7
- 7
- 6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宇华 导师:陈卫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微生物群落中含有很多物种,每个物种都会通过多种互作关系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与存活,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芽孢杆菌属(Bacillus)作为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细菌,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抗逆、促生、生防等特性,常被进行多种组合发酵,用于菌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晓荣 导师:张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信号分子Autoinducer-2(AI-2)在细菌中广泛分布,是细菌启动群体密度应答的分子之一。与大多数自诱导物不同,产AI-2信号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不仅能够调控自身的群体行为,也可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来工 导师:张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恶臭假单胞菌KT2440是一株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业化生产的模式菌株。因此,阐明恶臭假单胞菌KT2440对环境的耐受机制使其能够承受工业生产压力对指导KT2440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广泛参与调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柯欣 导师:贾良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是一类重要的抗生素产生放线菌,属于假诺卡氏菌科。该属菌株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的工业生产,如万古霉素产生菌东方拟无枝酸菌和利福霉素产生菌地中海拟无枝酸菌。本研究对分离自秦岭山区蜘蛛香根际土壤的一株拟无枝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冰 导师:沈锡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生物体在外界不利环境刺激下,将会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即通过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引起胞内大分子物质的氧化,从而打破胞内氧化还原平衡,造成细胞功能紊乱,导致细胞损伤乃至凋亡。为应对这些氧化损伤,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宗乐 导师:韦革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过程在自然界氮循环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催生了根瘤这一固氮器官的形成,共生关系的建立涉及二者之间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信号转导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等过程。实验室早期研究结果表明Me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修勇 导师:李哲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必须克服重金属污染地区普遍存在的如残留重金属浓度较高、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营养元素(如 N、P)缺乏等难题。因此,本研究利用天蓝苜蓿为材料,将S. meliloti CCNWSX0020-天蓝苜蓿共生固氮这一重要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珺 导师:陈卫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源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栽培大豆的育种提供优良的基因资源。与野生大豆共生的根瘤菌是否具有也比栽培大豆共生的根瘤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他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关系有何联系?目前,针对近缘宿主的共生菌进化关系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璐 导师:丑敏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重金属转运蛋白P-type ATPase (HMA)已被证实参与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运输,HMA5主要参与铜的转运。在模式植物拟南芥、水稻和黄瓜中对 HMA5 基因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对豆科植物 HMA5 的研究鲜见报道。实验室前期在天蓝苜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