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1
- 109
- 95
- 5
- 3
- 2
- 58
- 27
- 23
- 22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屠德敬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为了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简便、有效的方法,某院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3例,并与单纯西药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42例,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3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储浩然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马骏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善于诊治脾胃疾病及疑难杂症。文章将马老运用加味归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归芪建中汤对CAG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其对胃癌前期病变的作用及原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明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李乾构教授从医四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口腔溃疡效如桴鼓。认为口疮病位虽在口腔,但发病与五脏六腑及气血、风火燥邪有密切关系,临证要紧紧抓住一个“火”字,分清虚火、实火。主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谢晶日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保肝消脂片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结合多年的经验,依据舒肝理气降浊法的治疗原则所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本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对保肝消脂片抗脂肪肝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燕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中医药学十分重视整体观念,强调局部和整体的统一,采用辨证与辨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胃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立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开发出清化益胃口服液,在慢性胃炎湿热证的治疗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寇琼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某院对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柴平汤加味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指出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应结合患者不同病型,临证中随症对药物加减化裁,以切中病机,达到预期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晏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本文对某院1998年3月至2003年5月经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检查并经临床观察舌苔、诊断明确的441例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消化性溃疡的胃镜特点和舌苔变化之间的关系,试想通过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手段,力图把握治疗时机来缩短本病病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白广欧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肝病的形成由脾虚所致这一观点不仅古今理论上可以说明,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证实。通过分析固护脾胃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指出“治肝当先实脾”对临床实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健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某院应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与服用果导片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分析得出六味安消胶囊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较理想药,安全可靠,疗效稳定,副作用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灿东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本课题以细胞凋亡指数和p53,Bcl-2,Fas等相关蛋白为指标,选择胃粘膜组织进行同步观察,了解脾胃湿热证细胞凋亡特征及本证的临床变化规律,并从基因调控角度揭示这一变化的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