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7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汪受传 《中医儿科杂志》 2008年4卷2期 10-16页
【摘要】 儿科温阳学派,肇始于陈文中,光大于徐小圃、江育仁,在当代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多种儿科疾病,彰显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军 郑访江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07年3卷3期 20-22页
【摘要】 对江育仁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江老对小儿麻疹、肺炎、疳证、暑温等疾病提出了独特的治疗方案和"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嵇媛 李江全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07年3卷2期 15-16页
【摘要】 陈复正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总结出诊治儿科疾病有"四难",概括了小儿指纹诊法的辨证意义,提出小儿惊风当防误诊,并指出小儿痉挛的病因不外乎外感、杂病和脾虚3种,治疗应以解表、清热、温中3法分别施治.对中医儿科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菁 王孟清 《中医儿科杂志》 2007年3卷2期 14-15页
【摘要】 对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小儿则》的儿科学术思想进行了探析,认为临床辨证时应注重四诊合参,尤其重视脉诊的重要性;在治疗上提倡培补之法,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学术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