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
- 68
- 46
- 44
- 167
- 27
- 11
- 8
- 3
- 67
- 31
- 31
- 21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沂 唐晓鹏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13期 1305-1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各血清标志物含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IF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测定1 486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定量和病毒含量.结果 不同HBV...
【关键词】 HBV;DNA,肝炎病毒,乙型;PCR,荧光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淑梅 雷长海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4卷6期 594-5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检测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疗的常规检验项目,其方法学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已受到极大关注.目前各医院HBV标志物检测多采用酶联免疫法.酶联免疫与放射、发光免疫等方法相比稳定性较差,容易受温度、人工加样的准确性、洗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碧清 陈伟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8期 927-9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HBV感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血清HBV标志物检测是临床诊断、药物治疗及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观察的主要依据.本研究统计分析了30 470例HBV阳性标志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芬 刘立群 《河北中医》 2014年11期 1753-1753,1754页ISTIC
【摘要】 在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率一直较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人,HBV感染率超过10%[1]。目前,临床领域免疫检测乙肝五项的方法主要有凝聚试验、放射免疫测定( R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军颖 邱丰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41卷6期 31-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获取有生物活性的基因工程丁肝抗原蛋白,探讨其作为诊断试剂的应用价值.方法 合成人工编码的丁肝小抗原基因;以M48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以亲和层析纯化并以Western blotting和ELISA鉴定该蛋白.结果 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祥红 《江苏中医药》 2012年44卷4期 20-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与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肝硬化 病情发展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 28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 29 例健康体检者,于早晨空腹时采集静脉血 5mL,分离 血清,用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阁敏 杨宏志 等 《江苏中医药》 2012年10期 25-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以下简称乙型慢重肝)患者发病各期的中医病理变化,探讨病因病机及演变过程.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动态性观察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乙型慢重肝患者病程第1、3、5、8周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出现频数和频率并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友白 薛博瑜 等 《江苏中医药》 2012年44卷1期 21-2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高发区,中医药在对CHB 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但目前对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缺乏客观指标.有时临床上遇到轻症患者,仅实验室指标异常,而无不适主诉或异常体征,面临"无证可辨"的情况.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年7卷2期 187-18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主要通过含乙肝病毒(HBV)的血液、体液(唾液、乳汁、羊水、精液、月经及阴道分泌液等)直接注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造成传播,密切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保艳 邵发玲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年07卷14期 1510-15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一步法对314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进行HBV"两对半"、HBV前S1抗原检测.结果 前S1抗原在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为8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