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5
- 29
- 14
- 207
- 6
- 2
- 2
- 1
- 9
- 7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陆萍 罗莉 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46卷3期 39-44页
【摘要】 运用 Meta分析,探讨他汀联合复方丹参滴丸(DSP)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CHD-HLP)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联合治疗CHD-HLP,(1)血脂水平,TG效应值 SMD为-1.71,TC为-1.30,LDL-C为-0.81、HDL-C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濮澄韬 顾灵茜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54卷3期 355-3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体肠道吸收性(human intestinal absorption,HIA)是衡量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在药物发现早期对药物的HIA进行预测评估,能够加速药物发现过程并且降低成本.本研究分别使用分子模拟软件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晨鑫 张朋朋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20卷6期 651-6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零膨胀模型与狄利克雷过程 2 种方法结合,在优化药品上市后安全性信号检测结果中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对零膨胀模型和狄利克雷过程的原理进行综述,分别总结 2 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及优点,并提出二者结合以扩展信号检测方法的假设.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喆敏 徐圣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20卷6期 655-66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中各类似然比检验方法(likelihood ratio test,LRT)进行概述及比较.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对上市后不良反应评价中LRT方法的原理进行综述并对进一步的探索方向进行展望.结果 现有研究表明与报告比值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连慧 张朋朋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20卷6期 646-650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模拟研究探索重叠加权法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均衡混杂因素的效果.方法 采用点估计值、标准误、偏倚、均方差、95%置信区间覆盖率综合评价倾向性评分分层、倾向性评分匹配、逆概率加权法及重叠加权法这4种方法在4种不同组间重叠程度时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擎宇 张孝昌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2年36卷1期 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DTI)鉴定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步骤,可有效缩小候选药物分子的搜索范围.同时,DTI鉴定也是多重药理和药物重定位等研究的基础.然而,通过生物实验研究DTI耗时长、成本高且伴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良岩 冯巧巧 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46卷2期 144-14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镇静催眠类药物的用药状况、患者的基本特征及依赖性产生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诊断为睡眠障碍的门诊及住院患者7308例,对睡眠障碍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种类、用药时长及次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308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素红 张树平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46卷2期 140-143,148页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情况以及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完善医院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医院2018年度14678例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统计分析上报ADR发生情况以及上报和漏报数据.结果 有346例A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皓中 叶国菊 等 《长江信息通信》 2023年36卷6期 5-8,16页
【摘要】 文章用模糊数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的主观评价信息进行量化,构造模糊比例报告比(FPRR)法,进一步挖掘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的不确定信息,检测出了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的药品使用提供参考.此外,文章将模糊比例报告比(FPRR)法,与比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洺宇 朱一阳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52卷6期 699-7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预测药物在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有助于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对药物发现的早期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收集了 2452个临床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信息,用Molecular Operating Environment(MOE)和Mord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