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1
- 1
- 2
- 25
- 9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羽 李晓燕 等 《中国草地学报》 2023年45卷3期 60-67页
【摘要】 以三江源区典型的退化高寒草甸及其邻近的封育和补播草甸(10 a)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0.25~2 mm粒级团聚体是各样地土壤团聚体的主要组分,在封育和补播后,土壤团...
【中文期刊】 李淑洁 左振江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1卷6期 91-100页
【摘要】 [目的]研究微塑料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农膜高残留农地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农业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采集低有机质水平的农田土壤(CK),通过添加有机肥后得到高有机质水平土壤(S),在以上2...
【中文期刊】 丁慧慧 陈文盛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23年30卷1期 120-127页
【摘要】 为分析季节性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藏东南色季拉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控制性试验利用湿筛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分析了0—10 cm,10—20 cm,20—30 cm深度土层各粒径团粒结构变化,以及土壤含水量(SWC),0.25...
【中文期刊】 黄圣杰 陈俊朴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29卷1期 44-50页
【摘要】 为探究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的影响,以新津县樱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试验,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覆盖(NGC)、野豌豆覆盖(VC)和地布覆盖(GCM)4个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大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
【中文期刊】 张春芳 刘春成 等 《人民黄河》 2022年44卷11期 156-162页
【摘要】 为了探讨淡水资源不足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的合理利用方式,通过盆栽试验,以当地地下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再生水灌溉T1、5 g/L微咸水与再生水等量混合灌溉T2、5 g/L微咸水灌溉T3)对土壤水盐、水溶性离...
【中文期刊】 李禹江 张荣 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4卷3期 522-532页
【摘要】 研究坡向和坡位如何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对于理解地貌复杂的高山峡谷地区土壤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高山灌丛土壤特征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以四川夹金山高山灌丛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坡向和坡位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稳定性及分形特...
【中文期刊】 郭鸿鑫 孙崇玉 等 《土壤》 2022年54卷2期 351-357页
【摘要】 为探究长期梨树种植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砀山县良梨镇共12个年限的梨树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果园附近农田土壤为对照,分析不同梨树种植年限土壤(0~20 cm)的团聚体粒级分布、土壤及各团聚体组分有机碳含量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
【中文期刊】 任泽莹 赵勇钢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29卷6期 59-64页
【摘要】 优先流是水分和溶质在土壤中非均质性运移的普遍现象,但对其形成的优先流区和基质流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还较少.为了阐明土壤团聚体破碎机制的差异,研究以汾河流域下游农田、撂荒地和果园3种土地利用方式为对象,采用野外染色示踪法与Le Bisso...
【中文期刊】 朱利霞 栗婷轩 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2卷5期 37-45页
【摘要】 [目的]探究木霉菌肥对不同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提升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典型潮土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化肥(CK)、木霉菌肥氮替代10%化肥氮(T1)、20%化肥氮(T2)、30%化肥氮(T3)和40%化肥氮(...
【中文期刊】 张柯雨 陈彦云 等 《农业科学研究》 2022年43卷1期 57-61,96页
【摘要】 通过从土壤理化性状、根际微生态系统和作物生理生长、产量品质两方面,综述了粉垄耕作技术的优势及作用机理,探究了粉垄耕作对盐碱地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有效改善了盐碱地耕层结构,营造了良好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强了蓄水保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