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667
- 3406
- 1021
- 288
- 1748
- 534
- 295
- 162
- 131
- 1193
- 1099
- 1096
- 773
- 38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贻俊 樊育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年27卷4期 387-390页 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微生物的存在会改变发酵液的电特性,发酵液在无线电频率范围内的电容率增量是测量频率和生物量浓度的函数.基于对发酵液电容率分布的研究,提出了测量生物量浓度的新方法.用此方法不用取样就能对发酵液中的生物量进行实时在线测量,而且测得的是活的生物量
【中文期刊】 郝爱华 薛娴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964-9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法,探讨了青藏高原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地上-地下生物量、根系分配及土壤理化特性差异.研究表明:(1)随着退化程度加剧,高寒草原禾草优势地位未改变,高寒草甸优势种莎草逐渐被杂类草
【中文期刊】 谭淑娟 李婷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3期 139-14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选取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卤蕨(Acrostichum aureum Linn.)、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 Blanco.)、老鼠簕(Acanthus
【中文期刊】 巫明焱 董光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621-6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米亚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地上碳储量,有利于掌握高山峡谷区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分布特点,对区域森林资源的有效科学管理和维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保护区内的7个主要树种分别构建模型来初步估测森林地上碳储量,利用实地调查的样地数据与同期
【中文期刊】 吕乾 胡旭仁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4期 1486-149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鄱阳湖夏季丰水期水位剧烈波动过程中浮游动物的群落演替特征,2012年夏季鄱阳湖水位剧烈波动期间,于6月24日、7月7日和8月27日当水位下降且接近17.6 m时,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浅水碟形湖泊设置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
【中文期刊】 瞿欢欢 邓洪平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4期 1219-12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向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林扩张的根系形态可塑性变化,在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桫椤混交林上分别设置受毛竹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干扰的样地,用根钻法
【中文期刊】 陈东升 孙晓梅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843-85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7-、17-、30-和40年生日本落叶松生物量测定数据,应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了林龄和林分内树木竞争类型(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对各组分生物量分配比例和异速关系的影响,构建了含林龄和树木竞争类型作为哑变量的生物量异速方程,为准确
【中文期刊】 郭子武 章超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711-7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摸清提前钩梢对雷竹地上构件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及其异速生长模式的影响,为雷竹林合理钩梢提供参考,调查了5月(提前钩梢)、6月(常规时间钩梢)钩梢和未钩梢雷竹林新竹当年(1年生立竹)和第2年(2年生立竹)秆、枝、叶生物量,分析了立竹地上构件
【中文期刊】 李爱琴 张莎莎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719-7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在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以不同海拔高度(750、850、1000、1150 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为对象,采用土钻法获取土壤细根样品,分别测定了不同海拔
【中文期刊】 刘若莎 王冬梅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692-7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青海高寒区典型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有助于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的相互预测,对于阐明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高寒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生物量模型估算法、生物量收获法等对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