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6
- 101
- 34
- 13
- 10
- 9
- 19
- 12
- 10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周武先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为桔梗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干燥根是党参药材来源之一,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并于2018年1月11日被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川党参产地受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潘丽梅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菊科(Compositae)植物柳叶斑鸠菊[Vernonia saligna(Wall.)DC]生长于中国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南部等地的山坡及潮湿的草地和沼泽地,该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有22个种,其中西双版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苏锦松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研究两种云南产党参属植物臭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彝药)和鸡蛋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Kurz var.vinciflora(Kom.)L.T.Shen.(藏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金娥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天冬又名天门冬,为百合科(Liliaceae)天门冬属(Asparagus Linn.)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目前天冬药材市场上仅以大天冬和小天冬进行区分,且大天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跃钧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中药炮制古代称"炮炙"或"修治",旨在减毒增效,因中药炮制影响着药材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所以"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多花黄精是中药材黄精3种原植物之一,药食同源.在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大黄精中,以姜形黄精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得坡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文章概述南药资源的特点,分析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其产业发展现状:当前种质流失严重,多数品种处于自由散漫状况;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地点分散,保护措施不到位,已建立的种质资源圃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一些珍稀濒危保护或广东企业独用、特有的品种(小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云秋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壮药壤笃岜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eTonkinensis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茎,又名山豆根、广豆根、越南槐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肿的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文献调研表明壤笃岜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然而壤笃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涛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是大宗常用中药材,具有止汗,安胎,健脾益气的功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白术的主产区,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随着白术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白术根腐病在恩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轩翠平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通过灌胃途径连续6个月重复给予SD大鼠黄麦颗粒,观察SD大鼠在连续给药3个月、6个月和停药恢复1个月时,是否产生蓄积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程度和可逆性,确定无毒性反应剂量及毒性靶器官.为临床人用安全剂量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