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441
- 24
- 12
- 3
- 19
- 11
- 5
- 2
- 1
- 83
- 76
- 70
- 62
- 6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贝 王淑美 等 《中成药》 2015年37卷1期 34-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从三棱中分离得到的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这3个环二肽类成分的体外抗凝活性.方法 使用试剂盒测定三棱乙醇提液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类成分对取自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贫血小板m浆的凝血酶...
【关键词】 三棱; 环-(酪氨酸-亮氨酸); 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中文期刊】 蒋忠科 张洋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4年39卷6期 408-412,42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分离鉴定链霉菌I06A-02832发酵液中具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VEGFR2-CD)抑制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HPLC等分离手段对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
【中文期刊】 高昊 唐金山 等 《中草药》 2008年39卷4期 502-50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一株红树林真菌泡盛酒曲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反相柱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4个环二肽类成分和3个核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环(异亮-缬)二肽(Ⅰ)、环(亮...
【中文期刊】 艾峰 许强芝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7卷1期 22-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天然活性物质.方法:利用稻瘟霉作为菌株筛选模型,对筛选出来的活性菌株F8712发酵液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化合物分离;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和讨论:鉴定了6个环二肽类化合物...
【中文期刊】 程志红 吴弢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年17卷1期 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的块根中分得两个环二肽类化合物,一个酰胺类化合物和一个多羟基脂肪酸类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cyclo-(Phe-Tyr)(1),cyclo-(Leu-ILe)(2),N-(2-(...
【中文期刊】 李洁 王惠瑾 等 《药学研究》 2013年32卷4期 217-21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二肽类药物甘氨酰谷氨酰胺有关物质检测方法,为甘氨酰谷氨酰胺的质量控制以及工艺评价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sial NH2(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0.01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
【关键词】 甘氨酰谷氨酰胺; 环(甘氨酰-谷氨酰胺); L-焦谷氨酸;
【中文期刊】 于珊 徐雪钰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1年27卷2期 118-12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a-萘异硫氰酸酯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a-蔡异硫氰酸醋肝损伤模型,以肝功能和肝病理改变为判断指标,对Y101的保肝作用和退黄降酶疗效进行实验.结果 在改善肝功能的实验中...
【关键词】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 Y101; α-萘异硫氰酸酯;
【中文期刊】 刘青川 葛敏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1年27卷3期 215-21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学相关技术对Balb/C小鼠对照组、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低、高(25、100mg/kg)剂量组的碳粒廓清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昆明小鼠Y101低、中、高(25...
【关键词】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 正常小鼠; 免疫调节;
【中文期刊】 徐颖 黄正明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9年25卷2期 120-12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方法 以2.2.15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确定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大无毒浓度以下将药物用培养液对倍稀...
【关键词】 苯内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 2.2.15细胞; HBs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