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30
- 86
- 80
- 61
- 179
- 10
- 9
- 8
- 5
- 130
- 82
- 58
- 54
- 5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熙 崔香菊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7期 653-659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蓝绿温和胶凝胶电泳(blue-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BN-PAGE),以及改进的第二向SDS-PAGE分离了水稻低叶绿素b突变体ZH249-Y和野生型ZH249-W类囊体膜蛋...
【关键词】 蓝绿温和胶凝胶电泳;低叶绿素b突变体;水稻(Oryza sativa 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贝贝 郭进魁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3年30卷4期 639-643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叶绿体蛋白质复合物,包括PSⅠ, PSⅡ, ATP合酶,细胞色素b6f复合物,捕光色素复合物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还结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叶绿体多亚基复合物的50多种蛋白质分开,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炯 杜林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1年28卷5期 740-743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借助特异的磷酸蛋白探针,建立了快速检测植物类囊体膜蛋白体内磷酸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到光照处理的豌豆叶圆片类囊体膜中8条磷酸化蛋白带存在,它们的分子质量分别为65、45、36、33、30、29、20和10 ku.进一步使用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志防 罗广华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年27卷1期 78-81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光敏剂RB在光照射下与O2反应产生1O2,1O2与组氨酸或咪唑反应的中间产物使RNO发生氧化,导致RNO在440 nm处吸光度减小,此即为RNO脱色反应.RNO脱色反应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表明RB受光照射后使1O2增加;随着组氨酸或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旺旺 孟宪敏 等 《植物研究》 2020年40卷3期 321-3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金叶连翘不同冠层的成熟叶片呈现为不同颜色.以朝鲜连翘深绿色叶为对照,观察金叶连翘冠层上、中、下位叶色,测定其叶片大小和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观察分析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旨在阐明叶片色素含量和解剖结构对叶色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辉 王春波 等 《生物学杂志》 2020年37卷2期 57-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C3植物是最重要的光合生物之一,在光照条件下,其类囊体膜上光驱的电子流与基质内质子的跨膜转运相耦合.质子在囊腔内的积累产生了跨膜质子动势(pmf),其驱动ATP合成酶的构象发生转变并合成ATP分子.质子动势的一个重要组分,即跨膜电势差(Δ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涛 吴学明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6期 639-64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透射电镜对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3个不同海拔地区(2 300m、2 700 m和3 800m)的火绒草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体结构差异明显.海拔2 300m处,叶绿体呈扁船形,沿细胞壁分布,基粒片层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本华 曹云英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9期 1063-107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为了阐明籼稻(oryza sativa L.spp.indica)、粳稻(O.sativa L.spp.japonica)对低温强光敏感性的差异,着重研究了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与叶黄素循环的变化.随着低温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类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兆玉 许晓明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12期 1442-144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试系统,研究了超高产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两优培九(P9)和对照汕优63(SH 63)类囊体膜的荧光光谱特性和时间特性.以脉宽为120 ps,重复率为4MHz,波长为514 nm的Ar+激光分别激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云剑 王大勇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11期 1314-132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PPF1是一个与植物营养生长相关的基因.它编码的产物可能是一个膜蛋白并与拟南芥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蛋白ALB3有很高的同源性.免疫电镜分析表明PPF1蛋白同样主要定位于类囊体膜,而且在短日照G2豌豆开花两周后仍发育良好的叶绿体中有很高的表达,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