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65
- 116
- 33
- 21
- 85
- 27
- 22
- 9
- 8
- 101
- 71
- 60
- 46
- 4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俞莹 刘新伟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8期 1838-184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和老年大鼠内源性及心肌缺血预处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差异,在与寿命相关的SIRT1蛋白水平揭示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效果较成年大鼠差的可能原因.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成年和老年各30只,其中成年大鼠200...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处理;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中文期刊】 孙忠东 高尚志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0年17卷5期 395-39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熟心肌保护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未成熟心肌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兔Langendorff灌注模型,将24只幼兔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缺血预处理组(MIP组)、PK...
【中文期刊】 王慧 程劲松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38卷10期 929-93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IPC)模型及心肌梗死模型,探讨IPC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大鼠(4月龄)建立IPC模型及IPC后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6、12和24 h亚组)、IPC组(0、6...
【中文期刊】 孙忠东 高尚志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9年16卷3期 210-21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未成熟心肌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为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将24只新生(出生14~21 d)日本长耳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关键词】 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 大白兔; 未成熟心肌;
【中文期刊】 韩劲松 阎德民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年33卷10期 1195-119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缺血预适应(IPC)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中的影响.方法 取糖尿病SD大鼠及非糖尿病SD大鼠各30只,分为非糖尿病对照组(A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B组)、非糖尿病IPC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糖尿病缺...
【中文期刊】 徐庆 汤碧娥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6期 1411-1414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本研究采用在体家兔冠状动脉阻断的缺血/复灌损伤模型,研究心肌缺血预处理(IP)延迟性保护作用终末阶段(IP后48~72 h),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Ⅱ(Cyclooxygenase-2,...
【中文期刊】 刘晓明 徐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7年20卷3期 327-330页 ISTICPKU
【摘要】 缺血-再灌注会导致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PTP)的开放,通道的低水平开放和随后的关闭,会导致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及其他前凋亡分子,如果开放无限制继续,会导致离子稳态失衡,引起一系列细胞死亡的瀑布式反应.缺血-再灌注期间直接或间接的抑制MPTP...
【中文期刊】 刘捷 黄从新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年25卷3期 221-22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异丙酚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增强肌丝对钙的敏感性,产生心肌负性肌力作用[1-3].缺血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蛋白激酶C(PKC)激活,[Ca2+]i下降...
【中文期刊】 张大志 田玉科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年21卷8期 511-5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异氟醚是否具有处理效应及丙泊酚对异氟醚预处理效应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分为三组:异氟醚吸入组(Ⅰ组)、异氟醚吸入加丙泊酚输注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平稳后(...
【中文期刊】 王志忠 孟庆义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年13卷9期 589-5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后亚低温治疗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14只家兔随机分为为常温组和亚低温组,结扎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亚低温组通过物理降温使结扎后30 min体温降到35℃以下,常温组体温维持在38℃以上.取心脏染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