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230
- 4125
- 1500
- 671
- 1079
- 635
- 577
- 533
- 504
- 660
- 212
- 131
- 131
- 12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钟田雨 唐靖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9年36卷11期 1451-1457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脂多糖(LPS)的识别和信号转导是宿主发生防御反应的关键,Toll样受体4(TLR4)与髓样分化蛋白-2(MD-2)形成复合物在LPS的识别及其信号转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TLR4与MD-2结合的功能结构域,对于深入了解LPS信号转导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海学 田宏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8年35卷4期 449-45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PCR从λ溶原性细菌DE3中扩增出T7 RNA聚合酶基因,定向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TTBABEpuro.把该重组质粒与pVSV-G共感染GP2-293包装细胞系,形成假型病毒.通过polybre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青 潘秋卫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年34卷8期 806-815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RNA干扰是双链RNA介导的特异性转录后基因表达沉默现象.由于双链小干扰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设计简便、作用迅速、效果明显,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和重大疾病治疗的研究,尤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利用RNA干扰技术通过调节肿瘤发...
【关键词】 RNA干扰;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肿瘤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晋华 程汉华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年34卷8期 800-805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s L1)属于泛素C末端水解酶家族成员,但是泛素C末端水解酶L1酶活性非常特异,不仅具有泛素C末端水解酶活性,而且具有泛素C末端聚合酶的活性.因此...
【关键词】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泛素;蛋白质降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巍峰 SVEJSTRUP Q JESPER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10期 1000-100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的持续合成能力对基因转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包括启动子脱离、转录暂停、转录终止以及转录偶联DNA损伤修复过程的调节至关重要.在RNA聚合酶Ⅱ介导的转录延伸过程中,其和模板DNA及转录产物RNA紧密结合,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永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10期 918-921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测定的一系列RNA聚合酶Ⅱ复合物结构揭示了真核转录的分子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梅 梅乐和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7期 630-635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催化吲哚产生的靛蓝在630 nm处具有特殊的吸收峰为高通量筛选指标,将来源于Bacillus megaterium的细胞色素P450BM-3单加氧酶的基因序列用易错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定向进化,通过多轮突变,在原有的能产靛蓝的高活力突变酶的...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BM-3;定向进化;靛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蕾 黄明辉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12期 1130-1140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Taq聚合酶(Taq pol)、失去核酸酶结构域的鼠白血病逆转录酶(MMLV RT-)和人源的聚合酶β(polβ)缺少3′→5′外切核酸酶活性.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研究了Taqpol与引物末端完全匹配和含有1、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建新 金龙金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8期 712-717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中介体,最早在酵母中发现的由多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复合物,是RNA聚合酶Ⅱ通用转录装置的基本组分,在真核mRNA合成的活化和阻抑中起着关键作用.调控信号可以通过中介体构象的改变而传递,影响转录的起始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哺乳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志青 周天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4年31卷1期 41-4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微芯片是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制作,在微芯片上进行PCR反应,实现生物样品扩增的一项新技术.介绍了硅-玻璃PCR微芯片的设计和制作、微反应腔的清洗和表面处理、借助外置温度控制系统进行PCR扩增反应以及扩增产物在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