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6
- 161
- 4
- 2
- 114
- 12
- 8
- 5
- 4
- 49
- 25
- 15
- 11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勇跃 梁键谋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年40卷3期 192-1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合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检测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的有关物质,采用LC-MS法对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的部分有关物质进行鉴定.方法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mm×100mm,1.7mm;流动相A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力 王宪德 等 《医药导报》 2011年30卷4期 436-43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比较3种β-内酰胺酶抑制药的作用强弱;观察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这几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他唑巴坦的酶抑制作用最强.阿莫西林与他唑巴坦,阿洛西林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鑫 田晓琳 等 《护理研究》 2009年23卷2期 123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药很多,常因对新药了解不全面或使用不当而出现一些配伍变化和临床反应.临床应用中发现奥硝唑与阿洛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治 倪维芳 等 《医药导报》 2008年27卷11期 1396-139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应用动态浊度法鲎实验定量测定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 通过干扰实验确定样品检测浓度,并建立标准曲线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结果 样品在1 mg·mL-1时,对鲎实验检查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 张芬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年28卷24期 2497-249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我们对2003年10月~2007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进行了痰热清与阿洛西林联合的临床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淼 《医药导报》 2007年26卷10期 1244-124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9个月.因流涕、鼻塞并伴咽部肿痛、发热、咳嗽于2006年11月16日来我院儿科就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赟 林爱菊 《护理研究》 2006年20卷17期 1520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米力农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是近几年研制的新药,兼有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作用.口服和静脉注射均有效,长期口服因副反应大,已不再应用.适用于对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阿洛西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红梅 胡必杰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年31卷3期 157-159,1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阿洛西林及其它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常见病原体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9种药物对上海、北京两地898株临床分离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力 李和敏 等 《中国药房》 2006年17卷9期 684-6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阿洛西林单用及与他唑巴坦联用后对临床分离的168株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2种抗菌药物对168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阿洛西林/他唑巴坦(4:1)MIC50、MIC90值分别是阿洛西林单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曦 崔洁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6年15卷23期 2052-20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几种静脉输液在输液器中混合时发生沉淀的原因,测定其pH值和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前后药物含量变化;用酸度计测定pH值变化.结果:注射用炎琥宁与维生素B6注射液混合时pH值下降,产生沉淀,含量下降;注射用阿洛西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