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82
- 51
- 20
- 2
- 27
- 25
- 22
- 20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宫丽鸿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观察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ACS患者(痰浊血瘀型)TM和MMP-9基因甲基化水平. 方法:将辨证符合痰浊血瘀型的急性冠脉综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怀兵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本文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1.治疗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器械研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房间隔缺损(ASD)等先天性心脏病是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艳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在本病例中,患者行PCI术,但术后仍有疼痛,由于证属中医的痰浊和瘀血相互胶结所致,痰瘀互结,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方中瓜萎、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清热;茯苓、陈皮、甘草等益气健脾,理气宽胸.红花、丹参、川芎活血止痛.全方起到了祛痰化浊、...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痰瘀同治法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毛威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NSTEMI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破裂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灌注减少。目前NSTEMI是采取早期介入治疗还是采取早期保守治疗方面仍存在争议。对患者实施延期PCI,主要考虑为患者病情不稳定,肌钙蛋白阳性,属高危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志宏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本例患者中年男性,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外院行急诊PCI术。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出院后,再继续发展到心力衰竭。通常情况下,应及时再次冠脉造影,明确是否出现冠脉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并予以相应处理。患者由于其他原因,没行冠脉造影复查,继续常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柳弘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LAD病变貌似简单,但病变恰恰位于血管扭曲段, 增加导丝、球囊及支架的通过难度;处理此类病变宜选择操控性好、尖端为Core to Tip的一体核心杆设计、长过渡段导丝,以提高扭矩及对导丝头部走向的可控性;建议处理类似病变首选ATW导丝;利用...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扭曲病变 ; 中医药 ; 介入治疗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宏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本文应用房缺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合本例患者可以得到如下经验:1.术前应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明确诊断.本例患者有活动后胸闷等活动轻度受限的症状,典型的心脏杂音,结合X线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常佩芬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疾病,早期心功能代偿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患者经常忽视而不来就医治疗,导致心功能进展恶化,很多病人发展为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闭塞、慢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实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人术为代表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成为冠心病治疗的突破性进展.但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仍是一大临床问题,使其远期疗效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冠脉内支架置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晓虎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UA病变复杂,具有进行性恶化的趋势,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以"阳微阴弦"为主导,属本虚标实之证,多以气虚、阳虚、气阴两虚为本,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为标,但是不稳定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