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1
- 112
- 7
- 1
- 6
- 5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王君明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首次考察雷公藤(LGT)配伍金钱草(JQC)对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抗癌增效作用的组成配比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将LGT与JOG按照不同质量配比(1/4、1/2、1/1、2/1、4/1)混合后,分别用水和75%乙醇回流提取,制备L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璐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4种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耳肿胀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采用灌胃给药的方法观察清热除湿汤4种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结果清热除湿汤4种不同提取物灌胃均可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程度(P<0.01)结论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痹症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可发于各个年龄段.古今医家治疗痹症遣方用药,精于配伍,多有效验,但对其配伍规律的研究尚未引起医家重视.笔者认为,寒温配伍是中医治疗痹症的重要配伍方法,具有广泛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艳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有毒中药半夏配伍的现代实验研究概况.方法:搜集cnki报道的近十五年关于半夏配伍实验研究的文献,查阅并整理.结果:半夏配伍生姜、乌头、附子、陈皮、甘草、厚朴、夏枯草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通过药效学、化学成分揭示了半夏配伍生姜减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庆光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地区市场上白芍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考察各地区白芍是否使用硫磺熏蒸药材的加工方法,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数据.方法:采用酸蒸馏碘滴定法,对河南、广东、甘肃、黑龙江四个地区不同售卖点级别的16个批次白芍进行二氧化硫残留含量测定,并将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于栋华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心肌缺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西药相比,中药的无毒、有效、安全的特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实验通过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山精胶囊对心肌缺血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璐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优选术甘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皂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影响其提取率的重要因素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进行优选.5%香草醛-冰醋酸显色,利用分光光度法于367nm处测定总皂苷吸光度:采用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奎元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综述大孔吸附树脂在黄酮类成分分离提纯的研究,从树脂的性质、影响黄酮的分离纯化的因素更进一步地加深对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的认识,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期待更广泛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祥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采用高脂饮食加垂体后叶素(Pit)腹腔注射复制大鼠痰瘀型冠心病动物模型,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方对大鼠血脂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即分为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喂饲高脂饮食,6周后,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辉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该课程内容信息量大,难以记忆,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多年来本学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强化术语教学,是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内容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一定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