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47
- 8
- 2
- 1
- 1
- 13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斯崇文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免疫调节剂等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且分析了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生松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的较为有效的药物,但其价格昂贵,疗效也并不理想.文献报道,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HBeAg和HBV DNA的阴转率仅40﹪~50﹪,而且不少病人在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复发.有可能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范平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本文以病理诊断为依,对2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病理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试图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判断转归的预见性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翁心华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本文介绍了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症的病原学研究、发病机制研究、诊断研究、治疗研究等方面的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汤灵玲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有理由推测DC在乙型病毒肝炎尤其是乙型重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此的研究不多.国内外研究表明外周血单核细胞是DC的前体细胞之一,当机体受到免疫原性物质刺激后,DC前体细胞将分化为成熟DC,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理珉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造成的终末期肝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最终采用原位肝移植(OLT)治疗,但是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之下,移植后HBV现感染率高达80﹪以上.乙型肝炎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克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重要病原体.全世界有大约1.7亿人患丙型肝炎,而且HCV的持续感染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有着密切的关系,但HCV引起肝癌的机制不清楚.虽然国内的报告单用干扰素的效果很高,但是只有20~40﹪的患者对干扰素敏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来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本文从基因型的发现、确立、重组、分型方法、流行病学、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对乙肝、丙肝病毒进行了讨论,并简要介绍了甲肝病毒、丁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的基因型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东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本文从土拨鼠肝炎病毒(WHV)病原学研究、自然感染、实验感染、持续感染、疫苗开发、抗病毒药物评价等方面综述了嗜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土拨鼠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旱獭感染嗜肝病毒和动物模型现状做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鸿凌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研究的开展,对人肝细胞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人肝细胞来源有限,猪肝细胞已逐渐成为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研究的重要细胞材料,随着其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有效的肝细胞长期保存方法以促进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