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0
- 1
- 6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张游南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小菜蛾绒茧蜂对不同处理菜心植株的行为测定结果表明:小菜蛾取食诱导的植株对小菜蛾绒茧蜂的引诱作用比健康菜心植株更强;在小菜蛾为害的菜心品种中,四九菜心和石排菜心对小菜蛾绒茧蜂的引诱作用差异不显著,但都比油青甜菜心强;3龄的小菜蛾幼虫取食为害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廖重宇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昆虫几丁质脱乙酰酶作为重要几丁质代谢酶类之一,能够参与昆虫生长发育期间的蜕皮及新表皮的形成过程,同时,还能作为一种屏障保护昆虫免受各种类型的伤害和传染性病害.本文基于柑橘全爪螨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及RACE技术扩增获得了柑橘全爪螨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宗波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传粉榕小蜂(Agaonidae,Chalcidoidea)与榕树(Ficus spp.,Moraceae)相遇是实现榕蜂互惠共生系统稳定共存的关键,而榕树雌花期榕果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是两者相遇的核心.本文在鸡嗉子榕榕果挥发物分析的基础上,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玄赵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铁离子是生物体所必须的一种营养元素,同时,Fe3+也可催化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对生物大分子造成氧化伤害.为了实现体内的铁离子平衡,昆虫进化出了独特的铁离子代谢系统,同时也暗示着该系统在挖掘害虫防治靶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潜力.本研究基于桔小实蝇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佳鑫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近年来,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在北京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产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已成为板栗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探讨寄主植物挥发物在桃蛀螟防治过程中的潜在应用,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菊平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金斑喙凤蝶1985年被IUCN列为红色名录种,1989年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但至今对其野外生存、行为及生境适应等认识仍很模糊.本研究在广西金秀县大瑶山设定4个研究区域,以线路调查法计数成虫与幼期个体数,定点跟踪观察法记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忠民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作者于1992—2009年间,采用路线采集法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5个不同的垂直分布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以及苔原带)内的蝴蝶进行了系统调查,针对不同垂直分布带以及针阔混交林带不同月份的蝴蝶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佳林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DNA甲基化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一种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参与机体的许多生物学过程,如基因组印迹、X染色体失活、染色质完整性的维持等.去甲基化药物,如胞苷类似物5-氮杂胞苷等,主要是通过特异性抑制甲基转移酶而起到降低甲基化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孟瑞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对瓢蜡蝉科不同亚科种类的内生殖系统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雄性内生殖系统由1对精巢,2对输精管、1对贮精囊,2根生殖附腺,1根射精管等构成,其中,精巢由多个精巢小管组成,外周包被薄膜;输精管上端连接精巢,下端与贮精囊相连;射精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吕权 中国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丽斗蟋Velarifictorus ornatus具有明显的翅二型现象.翅型分化是昆虫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空间适应策略,本文调查了环境因素与附肢损伤对丽斗蟋翅型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与30℃条件下,长日条件(LD 16:8h)、中间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