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
- 41
- 37
- 3
- 1
- 1
- 15
- 7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陆振华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展的某一病理阶段,以肝脏脂肪变、炎症等肝脏损害为其主要病理表现.若NASH继续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所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应积极及早的治疗.现笔者从非...
【会议论文】毛德文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抑制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用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急性肝衰竭的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SYB...
【会议论文】毛德文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抑制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用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急性肝衰竭的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SYB...
【会议论文】高月求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目的:利用D12492高脂饲料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用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组,对照组20只采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
【会议论文】毛德文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目的:观察茵陈术附汤加味对慢性肝衰竭阴黄证患者的短期干预作用.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慢性肝衰竭阴黄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术附汤加味口服,疗程...
【会议论文】龙富立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通腑开窍"法是导师毛德文教授在辨病论治基础上提出的用于肝性脑病治疗的有效方法,是中医传统治法理论的提炼与升华.笔者从肝性脑病"通腑开窍"法治疗的理论渊源及应用两大方面展开阐述导师的学术思想,为肝性脑病的防治开启新的思路.
【会议论文】卢晨霞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湖北中医大师吴寿善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用药规律. 方法:应用结构化电子病历采集767例吴寿善接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数据集成、汇交、整合...
【会议论文】毛德文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本文概述了历代医家对肝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病位、辨证论治等内容的认识,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学者与古代医家对肝衰竭的认识基本保持一致,并且当代学者在前贤的基础上,对肝衰竭的病因、病机、病位、辨证论治等内容做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另外,还从扶阳疗法...
【会议论文】龙富立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截断逆转"法是导师毛德文教授在辨病论治基础上提出的用于肝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是中医传统治法理论的提炼与升华.笔者从"截断逆转"法的提出及"截断逆转"法的应用两大方面展开阐述导师的学术思想,并且从截断逆转肝衰竭病因病机、截断逆转肝衰竭脏腑传...
【会议论文】池晓玲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2017年
【摘要】 目的:对古籍中治疗黄疸的名方"茵陈蒿汤"进行剂量考证,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参考依据. 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源,以"茵陈蒿汤"、"茵陈"、"茵陈蒿"、"疸""黄疸"、"黄瘅"、"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