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117
- 10
- 3
- 2
- 2
- 22
- 21
- 18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周袁杰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多数医家认为不孕症的主要病机为肾虚,当归芍药散一方并无直接补肾益精之效,但相关临场报道及其药理研究皆证实此方治疗不孕症疗效显著.笔者以为当归芍药散治疗不孕症的关键在于其调和肝脾、两和气血、虚实同治之功效.本文即通过从肝治肾、以后天补先天及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燕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人体正常水液代谢对于保证人体内环境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水液代谢是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中医将其过程主要归结为肺脾肾等脏腑的协调作用,其中肺主通调水道作用在水液代谢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医学认为肺主行水,是指肺气具有推动和调节全身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刚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阴阳易系古代中医病名,首载于张仲景《伤寒论》.但阴阳易所指为何病,其证治如何则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为历代医家所聚讼.文章认为,此"阴阳"为男女交媾的代名词,"易"当训为变易、变换,"阴阳易"则是伤寒病后期或者初愈阶段,体质尚未复原,气血尚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贤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文章论述梅国强教授"宁络"以治因络脉不宁,出现的各种出血、紫斑、顽固性疼痛等病证的辨治经验.文章从络脉不宁的病因入手,论述其病机及治则,并结合梅师验案分析其辨治经验,总结宁络求本,执简御繁;辨证统一,缓急从权;力除扰络之邪,以孤络瘀之势;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丽艳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及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独活功用的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用已被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但由古本草提炼出来的息肝风、止痉、解毒、止痒、止血等功能,以及古代含独活复方治疗中风、痈疽疮疡、痉病、瘙痒、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曲夷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笔者在考查近年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及几个院校的精品课程网页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伤寒论》背诵条文的范围划定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提出:经典原文需分请学习侧重点,有的重在理解,有的重在背诵.在《伤寒论》入门学习中,要求背诵的条文在内容上需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世恩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目的:深入挖掘仲景历法医学的深刻内涵,探求仲景历法医学的理论基础,诠释仲景历法医学体系的应用规律,进而能够以仲景历法医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当代相关内科杂病和突发性疫情开拓新的视野和途径,寻求新的方法和手段.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并深入南阳汉画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蓉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中医学认为:水湿、痰饮与瘀血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因及病理产物,而津血同源,相互影响,两者常同时出现,故治疗上应"血水同治".在《金匮要略》痰饮病、水气病、黄疸病以及妇人病等篇章,把活血化瘀,养血行血、温阳行气等治法,与利水、化饮、祛痰等治法,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恒宇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立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共性病机,即湿热蕴结、寒热错杂兼脾虚血瘀,拟加味甘草泻心汤为基础方.再结合患者个性病机,辨证分型,确立脾胃湿热证、胃火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静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一些教学手段逐渐普及,如微课,翻转课堂等.其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为广大教育者所推崇.《金匮要略》作为中医院校经典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方法,教学中借助微课的丰富教学形式,展现中医经典的内涵,培养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