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14
- 7
- 5
- 3
- 18
- 10
- 7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马辛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心理健康管理就是将健康管理学的理念运用于心理健康领域。是对特定的个体或人群进行适时动态地全面收集心理健康信息,及时有效地分类处理的过程。目前的心理健康管理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心理健康管理的范畴包括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的评估、心理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赖运成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尤为重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有的放矢,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多元化的服务渠道、良好的社区环境、自助式心理健康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建民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本文确定了换位思考的概念:了解生病老人及家属对精神病康复护理知识的认识,以及对电话回访进行康复指导的需求.提高患病老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明确了老人满意和有利于康复是人们服务管理的最终目标.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中要转变观念,突出服务性、关注老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荣炳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中,江苏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并重,更新养老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结构,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优先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本公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汶川大地震后,在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没有灾后心理救援机制的情况下,面对灾区400多万人口中90%左右的个体心理不同程度受到伤害、约30%的个体存在心理问题的巨大需求,有超过50支志愿心理救援队伍近1000多人赶赴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芳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比较空巢与非空巢的离退休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具体表现以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离退休老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简表及自编问卷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314名离退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空巢偶居老人、空巢独居老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相德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照顾老年痴呆症的家庭成员构成一个长期的压力。无间断的照顾性质往往导致身体和情绪耗竭、健康问题、抑郁症,甚至提早死亡。在传统的中国家庭,照顾者可能开始承担最初的责任,以保护家庭的集体福社,但仍然期望当他们有需要时,从其他家庭成员可以得到帮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呜春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健康促进是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新策略.本文分析了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美国健康促进政策的连续性、科学性、法制性、可操作性以及灵活性值得我们借鉴;(2)转变心理健康服务观念,树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承林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认知损害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轻则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需要护理和照护,重者导致失能、残疾,甚至痴呆、死亡。前人的研究显示活动参与对认知损害具有积极的影响,可能是认知损害的重要保护性因素,但活动参与对认知损害的影响机制以及各活动之间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肖健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目的:为了了解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以及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精神慰藉情况,更好地引导社会和家庭重视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 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市城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结果:(1)大部分老年人都认为自己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