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0
- 92
- 10
- 4
- 4
- 2
- 10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倪世美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色诊属中医望诊的范畴,是中医独特的诊法,它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理论,通过观察面部的颜色变化来推断内脏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并因其简便、可靠、实用,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本文将从五色诊主病、色诊现代研究和中医色诊展望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春艳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在入选时及入选后3月检测血脂指标,进行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的TC、LDL-C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勃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中医证型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独特色彩的重要内容,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诊疗疾病、预防疾病,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与根本.要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中医客观化的研究,准确地根据采集到的舌图像识别出中医证型是重要而且必要的.灰度共生矩阵是图像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荣生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瘀斑是一类重要的中医舌像,是在舌表面上出现的黑褐色的斑点,在舌边缘,舌下比较容易观察出来.舌是口腔内最灵活的器官,它就像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人体的很多疾病可以通过舌表现出来.中医进行舌诊时,患者舌上有无瘀斑是继续检查的前奏之一.本文采用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小伟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现代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内,可以说任何新理论的提出、印证,任何旧学说的改进、完善,没有一定数量的实验研究做基础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使用动物模型是现代科技中一种便于认识生命科学客观规律的实验方法和手段.中医动物模型是根据中医理论,对人类疾病原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利兴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门诊病案是古今中医最重要的第一手临床资料,是体现中医临证特色的重要载体.数千年来,中医曾经是靠"一张纸、一支笔"进行临床记录,这虽然也可以保存患者的自述症状与医生的观察体征,但都只限于文字方式而对患者的声音、影像等直观信息却无法保存和再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瞿年清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作者用一种高灵敏度触觉传感器与普通的个人计算机连接,记录到了完整的脉搏波形,并首次检测到了皮肤毛细血管微循环,初步实现了中医脉诊的"数"、"形"与"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家义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本研究使用SKYLARK TDS2005舌诊仪探测肥胖症患者之舌象,发现多数肥胖患者在舌右肝胆区、舌左肝胆区呈现红舌或淡红舌的舌质,而在这二区的舌苔多呈现薄白苔,另外在舌中的脾胃区发现了二种患者分别呈现了红舌红苔或淡红舌红苔及淡白舌白苔二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盛花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已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的又一种"现代文明病",在体检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也逐年升高.脂肪肝多隐袭,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被忽视,部分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腹水,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军锋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目的:观察胃扩张和针刺大鼠四白传入信息对孤束核(NTS)神经元放电整合的影响,比较胃扩张和足阳明经中远近腧穴及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和非经非穴点的传入信息在NTS的差异.方法: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先找到胃扩张相关神经元;以足阳明胃经四白穴为刺激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