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0
- 76
- 11
- 1
- 1
- 1
- 44
- 20
- 18
- 14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孟志强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02例共691个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肝内肿瘤接受RFA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振豫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为了提高头颈部和颅底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采用了放射性粒子肿瘤内植入等综合微创治疗手段,开展了头颈部和颅底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共治疗51例头颈部和颅底跨界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短期有效率为94.1%(48/51),粒子植入治疗后一年为7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娟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本研究将粒子种植在胃癌裸鼠移植瘤内,实验组1瘤体中心植入33.3MBq 125I粒子1枚,实验组2植入16.65MBq 125I粒子2枚,间距5mm。对照组植入空源粒子。周边剂量相同时,观察不同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尹君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回顾性研究超声与X-ray双导引下Seldinger穿刺法经皮肾造瘘术中的应用,分析其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材料与方法:247例接受PCN的泌尿系梗阻患者,其中急性梗阻48例,慢性梗阻19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37.6±15.7,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孟艳莉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共30例患者,对肝脏原发病灶行周期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后3天开始给予As2O3持续静脉滴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娟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晚期不能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不能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8例11个病灶,在B型超声或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活度0.5mCi~0.7mCi,术后验证D90(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福君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I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I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 "I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率为91%(20/22),术后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琳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TACE并留管灌注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胃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A组(FOLFOX方案TACE并留管灌注联合替吉奥组,32例),采用Seldinger法插管入肝转移瘤供血动脉,用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健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评价CT导向下微创介入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23例癌性疼痛患者,男13例,女10例,均药物止痛效果欠佳,6例行CT导向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5例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12例行CT导向下腹腔神经丛阻滞联合125I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沛宏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微创医学和生物医学已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和热点,微创治疗精确定位、精确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疗效确切.继以全身水平的生物基因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抑制或消除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