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
- 31
- 1
- 7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杨勇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针对中医证候模型建立的若干关键问题:如何将中医的临床优势转换到基础研究?证候模型建立关注“因”还是“果”?整体指标和微观指标,孰轻孰重?如何整体、综合的评价证候模型?笔者认为,中医治疗外感疾病的基础研究将是中医药证候模型研究的突破口之一;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军光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中医疗法十分丰富实用,大体有:疾病的背景分析与干预(祝由)、中药、针刺、艾灸、推拿、导引、心理、药膳等.每种疗法又有具体施用于人体的方式,如中药有口服、外洗、熏蒸、灌肠等用药方式,以及丸散膏丹等剂型;针刺又有很多针具,如毫针、三棱针、芒针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敬书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为了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中医技术的有效性,近年来在中国开展了很多中医临床试验.而有效的临床试验结果的获得离不开高质量试验数据的收集.文章从结局指标设计科学性、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及精准性等方面描述了目前中医临床试验数据的“短板”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金森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经络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经络学说以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理论的方式来阐述人体的机能调节和生命过程,强调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其与外环境的统一平衡,在理论上有许多深刻的见解,并经受了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文章从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董继业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中医之道,如何焕发生命力,彰显疗效.文章深刻分析了中医之形似与神似,倡导中医临床的新思维,并通过“董氏儿科”病案解读,更为深入地阐述“推理论病、推理论治”和“临床证治九决”(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适量、知变)的学术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政昆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目前的中医临床结局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新中医的生产水平和所处社会环境,必须变革以求生存和发展.本研究以历史唯物辨证思想为指导,融合哲学和健康领域的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回归中医自然工具的本质属性,提出“循证量表”以建立切实可用的中医药临床结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兴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中医理论自起源便与中国古代哲学密切相关,因此中医思维中存在着大量原始思维质素,其中的类比、互渗意识溯源即是原始思维的“互渗律”,它严重限制了中医的发展与创新,而目前中医界主流观点认为其恰恰是中医的核心价值所在.故文章以追溯中医理论中原始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永康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乃万物之根本,阳升阴降,阴升阳降方可达到阴阳平衡.文章分别从天地阴阳、人体气血、易经卦象、脏腑经络等方面阐述“阴升阳降”理论,从济卦、脾胃升降、肝肾互用、心肾相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爱松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中医理论是中医药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医理论研究的方向决定着中医学科的发展方向,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打造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临床发展的新动力.回顾中医理论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宝藏值得挖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近30年中医理论研究遵循自身规律与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符文彬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针灸临床工作中,存在疾病容易反复的问题.符文彬教授在长期针灸临床工作中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阶梯治病模式,整合针灸学资源,充分发挥各疗法优势.并从临床角度,明确提出整合针灸学概念;从疾病的诊断、评估病情、具体施治等方面,阐释整合针灸学内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