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1
- 46
- 30
- 6
- 3
- 1
- 24
- 22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李伟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介绍陆念祖主任医师治疗四肢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头部内伤,肩周炎等骨伤科疾病的经验及祖传银质针疗法的特色,总结并阐述其中医辩证施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陆氏伤科的学术思想奠定基础.陆念祖医师在骨伤疾病临证中强调分期辩证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董福慧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并出现一系列神经分布区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统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如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潘贵超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笔者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以通络松解法、点按腧穴法、拔伸牵引法、微动调整法为基础的综合手法治疗颈型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以通络松解调和气血、温经散寒、行气化瘀;点按腧穴激发穴位经气、强化通络效果;走督脉、溜膀胱、揉胆经在于振奋一身阳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雷仲民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铍针治疗本病的机制.方法:采用铍针治疗72例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痊愈52例,显效14例,有效7例.结论:通过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可使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石关桐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石氏伤科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理观念,强调气血兼顾,内外结合,创立了“三十二字治病思想”: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石幼山先生治疗胸腰椎骨折主要使用行气药(陈皮、青皮)及益气药(党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潘贵超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中药治疗KOA历史悠久,而关节镜手术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治疗KOA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自2007.1-2010.10通过关节镜清理手术结合中药复方治疗KOA,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长林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医学科技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认识疾病、研究疾病、攻克疾病的过程,作为医院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当今,一项被患者比喻为驱逐颈、腰椎病的"核武器"国家专利技术诞生了,这就是承德市建安职工医院主任医师,李长林院长研发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套管针植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邹海波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从2011-09-2013-10,共7例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有椎管狭窄症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金智勇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严重程度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方法:根据患者X线和MRI检查,69例(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昌植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配承泣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健侧足三里范围内寻找阳性反应点及患侧承泣穴进行针刺治疗.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中,临床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