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55
- 17
- 9
- 7
- 2
- 33
- 19
- 9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王文英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采用激活传导术治疗脑瘫患者中,约有31%的脑瘫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涎症状,在手术后第二天,给头针加口针针刺治疗及口腔功能训练方法,治疗脑瘫伴有流涎者,与单纯行口针治疗或口腔功能训练进行康复的患者相比,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有效率达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林毅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陈昭定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原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载,对儿科疾病的诊治经验非常丰富,对儿童常见病和疑难病的治疗在临床有很好的疗效。本文阐述了陈昭定主任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齐放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索电针治疗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脑瘫智力低下患儿按住院次序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智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智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史惟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分析引导式教育与推拿治疗相结合对重度脑瘫患儿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上海市徐汇区致康康健园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有11名脑瘫患几参加了研究,其中男7例,女4例,包括7例痉挛型四肢瘫,2例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尤玉慧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0-6月龄脑瘫高危儿早期筛查和干预的重点人群,探讨0-6月龄脑瘫高危儿血清NSE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为0-6月龄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为制定患几个性化的长期康复干预方案提供...
【关键词】 新生儿 ; 脑瘫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岳乾军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或新生儿期对胎儿或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因素的婴儿。随着围生医学的大力发展,高危儿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但相对于正常新生儿,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之一就是听力障碍。对于高危儿的听力筛查文献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彭光阳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的运动性致残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脑瘫的治疗原则。脑瘫高危儿是指生前、生时、生后各种因素影响大脑正常发育,发生脑瘫高危因素的婴儿。为了解黄冈市脑瘫高危儿家属对脑瘫及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振寰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法对脑瘫患儿神经发育及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补肾组穴:督脉穴13针配伍肾俞、太溪、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醒神头针,神庭透前顶,前项透百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学军 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力及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对54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方法,54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3个月)。治疗前和3个疗程后采用肌力的评价标准及Brun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