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0
- 43
- 10
- 5
- 2
- 1
- 9
- 6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李正强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模拟酶是通过人工合成出的一类具有天然酶生物特性的催化剂.通过模拟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作用机理使其具备天然酶的一些催化特性.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曾使用蛋白质、多肽指导磷酸铜纳米花的合成,以期模拟出某种酶的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储引娣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嗜热厌氧菌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来源的CbXynIOC/Ce148B是一个多结构域蛋白,其N端和C端分别注释为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在前期研究中,发现CbXynIOC/Ce148B的N端CbXynIOC蛋白自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岑一欣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生物催化合成方法研究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它具有选择性高、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而吸引了化学、化工、制药、材料等众多领域学者的兴趣.酶作为主要的生物催化剂,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快速、专一、且只对一定底物或一类反应具有高度识别性的生物...
【关键词】 脂肪酶 ; Michael加成反应 ; 催化机理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崔谷梨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本研究以普鲁兰多糖为原材料对其进行改性制备固定化载体,固定化载体的直径随着PH值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实现了普鲁兰多糖的PH敏感性修饰。利用普鲁兰多糖改性材料固定化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拆分1-苯乙醇,反应时间大为缩短。单因素优化拆分反应的最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建栋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光学纯苯乙二醇作为手性砌块,在化学和制药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应用.本研究通过基因挖掘技术,分别从枯草芽孢杆菌和氧化葡糖杆菌中克隆到2个立体选择性互补的羰基还原酶,其中BDHA高立体选择性还原2-羟基苯乙酮生成(R)-苯乙二醇,而GoSCR高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江正强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葡聚糖酶是一类重要水解酶,能够广泛所用于食品、饲料等行业o围绕葡聚糖酶如β-1,3-1,4-葡聚糖酶、β-1,3葡聚糖酶等的发掘、基因克隆表达、酶学性质、晶体结构解析、分子改造等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发现了两种高产新型β-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段绪果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β-淀粉酶(EC3.2.1.2)又称淀粉1,4-麦芽糖昔酶,属于糖昔水解酶14家族,是一种外切型糖化酶.β-淀粉酶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细菌中,它能从淀粉或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顺次切下两个葡萄糖组成的单元,生成麦芽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耀中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本研究发现地衣芽胞杆菌dlt操纵子缺失后,纳豆激酶的表达量提高,其中dltA,dltB,dltC和dltD的缺失菌中纳豆激酶酶活分别提高了12.8%,27.2%,32%和40%。通过测定缺失菌株结合阳离子能力发现,dlt操纵子缺失使得菌株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卢毅弘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碱性木聚糖酶在造纸、纺织、能源和低聚木糖生产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期工作中将Bacillus puwiilus来源的木聚糖酶基因xvnHB进行定点突变后,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高效表达,得到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的突变体XynHBN188A和碱性木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圣纯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与其他重组蛋白生产系统相比,植物质体(叶绿体)生产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外源蛋白的高效表达(能高达70%的总可溶性蛋白)、可以按照操纵子形式将多个基因同时导入叶绿体中从而实现多基因共转化、由于大部分高等植物叶绿体的母系遗传特性,外源基因不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