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
- 68
- 1
- 8
- 6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刘本玺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三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以"止血神药"著称于世.遍查本草、方药古籍,查证中国历史上三七的利用和传播历程,从出处、传播、产地分布和贸易进行分析,并就三七原名、广西田七、文山三七予以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晓峰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本文阐述了《本草纲目》中196种具有"轻身"功效的药物,并对其中医理论基础和现代医学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加强对其现代药理作用的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晓丽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商陆药材古今药用品种的演变,为中药商陆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部分资源调查.结果:古代商陆来源于商陆属植物,其中商陆为中药商陆药材的主流品种,清代后始有垂序商陆的引入.结论:古今商陆药材来源主流品种发生变化,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管冬霞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艾[Artemisia argyi Levi.EtVant.]为菊科蒿属植物,艾叶为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用于治病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干燥叶,在我国分布甚广,全国各地均产,但由于各地的气候、水文、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酉娟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本文系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解决我国中药材长期供不应求的状况,我国政府及相关卫生系统开展中药野生资源普查的历史缘起、相关政策政令、普查方案以及具体调查经过和调查的成果,以期为溯源现当代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历史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向文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中药荆芥以假苏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宋代以前本草文献形态描述虽然简单,但根据"假苏"、"叶似落藜而细"、"菜中荆芥"、"生啖之"的零星记载,可以确定其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自宋代《本草图经》收载两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粤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香港,位于中国南方沿岸,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曾为英国殖民地,也是一个自由贸易中心.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来自鸦片转口到中国大陸,和作为造船和修船中心.它在当时的作用吸引了来自世界多地的商人和投机者.在19世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贺廷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黄芪为中医补气之要药,也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历史上黄芪以色黄味甜,直入箭杆者为佳,历代本草中记载了黄芪道地产区、种质、性状和商品规格.该文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整理,总结黄芪历代质量评价与其种质、道地产区和辨状论质的关系以及黄芪商品规格等级划分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素杰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禹州中药材资源丰富,药材贸易繁盛,被誉为药都.基于收集到的12种禹州地方志文献(明代1种,清代7种,民国时期1种,现代3种),清初禹州州牧从临县移来洪山庙会,招揽药材商人来禹贸易;乾隆年间起,药市达到繁盛状态,贸易遍布国内外;至民国时期,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京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对历代本草文献中收载的景天属36种药物进行系统考证为景天属的6种植物,澄清了有关同物异名等混淆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