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
- 48
- 4
- 2
- 15
- 12
- 11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徐竞男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银莱汤治疗肺炎的协同作用机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靶向性指导. 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构建银莱汤中活性化合物及靶点数据库,运用TTD、DrugBank、HPO、OMIM、CTD数据库构建肺炎相关靶点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星哲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温病湿热证的病因病机与免疫学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密切相关,从免疫学分子调控机制的视角,探讨温病湿热病因病机,属于温病系统病机中的三焦辨证范畴.中医证候病机学研究的基点是辨病、辨证与辨症相结合.证候则体现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或不同过程中,病证是中医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温雅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的湿热病辨治特色.针对湿热病证,俞氏辨证三因制宜,参合地域、时令、体质,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融为一体,重视标本先后及湿热侧重,治疗切中病机,层次分明,立足仲景经方,吸收温病学派精华,寒温融合,自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翟珂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温邪致病,最易伤阴,但温病亦有伤阳之患.通过对吴鞠通《温病条辨》整理、分析得出温病伤阳的主要原因为湿邪伤阳、燥邪伤阳、过用寒凉药物致阳伤以及阴虚亡阳.吴鞠通护阳常用方法有祛湿通阳、建中复阳、回阳救逆;在用药方面善用辛温,注重辛甘配伍,妙用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卓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和“字香岩号天士”的两种观点进行考证,厘清叶氏字号.方法:通过对教材、古代著作、古迹遗址以及古人对名、字、号使用一般规律的考证,系统梳理探究叶桂字号两种观点的源流.结果:分别厘清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和“字香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万亭君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为纲对湿热证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述,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倡导分利三焦,湿在上焦法以轻宣,重在宣肺化气、祛湿开郁,湿阻中焦宜以辛开苦降之法,使脾气畅达,水湿自从内而化,而湿阻下焦则重在通畅膀胱气化,以甘淡渗下,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焦如春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吴鞠通所创制的一至五加减正气散由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属宣气化湿,调畅气机为主的方剂,以藿香梗、厚朴、茯苓、广皮为基本药物,随证加减,配伍精当.吴氏师《临证指南医案》之法,创制一至五加减正气散,用于中焦湿温之治疗,以宣畅三焦气机为治疗大法,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玉光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本文简述了全球、中国及北京地区疫情监测与研判,分析了乙型流感特点,以及流感防治策略的重点问题,探讨了2018年流感专家共识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医药在流感防治中的优势与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思超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芳香透热代表药物,荆芥穗、青蒿,代表方剂:银翘散、青蒿鳖甲汤,治疗病证:外感或内伤发热,《温病条辨·中焦篇》第83条: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领邪,青蒿较柴胡力软,且芳香逐秽开络之功,则较柴胡有独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冯全生 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 2018年
【摘要】 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