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1
- 208
- 53
- 24
- 14
- 5
- 81
- 64
- 19
- 16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赵春红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排号药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 方法:辨证施治运用本院排号中药治小儿腹泄。 结果:排号中药治小儿腹泄有效率在85%以上。 结论:排号中药交替服用,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明溪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进一步研究苍支香熏油的体外抑菌作用,比较复方挥发油与各组方中单药挥发油的抑菌效果。 方法:采用打孔法检测苍艾香熏油及各单药挥发油对各实验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用左氧氟沙星及酮康唑制剂为阳性对照,分别初步求出其抑菌作用的量效关系。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荣珍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伊可尔对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本院中医科门诊对300例传染性软疣患儿外用伊可尔,每日2次,连用1周为1疗程,每周随访1次,加上清洗防复发共4周。 结果:痊愈率为97%,有效率100%,不良反应轻微。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红赤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儿童再发性腹痛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临床发病有上升趋势。部分儿童的饮食习惯不好,饮食结构不够合理,是本病增多的主要原因。笔者采用纯中药饮片制成散剂,对本病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严俊英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多因—果的呼吸道常见而多发的难治性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十分棘手的难题。本文抓住哮喘为何难治入手,提出根治哮喘必须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重视体质因素几方面加以宣传,充分认识痰在哮喘病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人体的危害,大胆质疑糖皮质激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振寰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在脑瘫康复中的脑功能代偿作用。 方法:将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体针(穴取风池、环跳、阳陵泉等)及神经生长因子足三里穴住注射,配合康复训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多祥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抗感灵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 60例患儿均口服自拟抗感灵汤,3d后统计疗效。 结果:痊愈39例(占65%),好转16例(占26.7%),无效5例(占8.3%),总有效率91.7%。 结论:根据辨证分...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中药治疗 ; 抗感灵汤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晓鹰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价格低廉、中医证型突出的肾炎血尿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在口服并定时尾静脉注射BSA的基础上,分别施以SEB或高糖高脂等湿热因素造模,利用生物学方法、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两种造模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造模方法均成功制成血尿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任乃杰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制备肥儿散与其他排号药组合应用治疗小儿厌食症。 方法:肥儿散为我院小儿排号药的一种,它与木香散、一捻金、保和散组合应用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与木香散、一捻金、保和散、清心散、组合应用治疗腹胃实热型厌食症。 结果:治疗脾胃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芳 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 2008年
【摘要】 人类自古就一直在探索人体疾病的诊断机制。众所周知,在我们周围,最典型的中医和西医的两大诊断体系,在诊断方法上是大不相同的。本文在中医的诊断机制和控制论之间作一沟通,从而说明中医诊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